許多行業必須要有執照才能從事,許多執照要求報考者得有相關學歷
大家應該都會發現,有些領域是考入相關科系的錄取率低於考上執照的錄取率
如醫學/中醫/牙醫屬之
另外還有更多的領域是考入相關科系的錄取率高於考上執照的錄取率
例如有開設在私立五專的護理/醫檢/營養或是文組的法律/會計等等
造成這一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大家可能會想到總量管制
但總量管制不是科系考取率低的必要條件
例如至少在107年以前中醫不是總量管制科系(現在是不是待查)
反觀護理則是管制科系,餐飲也是管制科系
大家認為哪種模式較好?
我的看法是任何以考執照為主要出路的科系都需要調整成高入學門檻的模式
不論是法政商領域、工程領域或是師培體系
還有那些入學門檻較低的醫事相關科系也應該如此
誠然,相比於醫/中/牙/藥/獸,這些科系領域培育的成本或許沒那麼高
然而這類科系的學生若是沒能考過執照,不但會對他們的就業造成衝擊
也會造成國家及社會大量的培育資源遭到浪費,進而對各方產生衝擊
從這個觀點來看可說是不可不慎重
大家認為呢?
hmzanny wrote:
許多行業必須要有執照(恕刪)
當人力嚴重短缺!(未來時間)
企業界不重視證照!
重視自我內控的教育訓練成本!
(將來的小孩薪資是由勞團和家長上街抗議出來的!)
(從亞洲周邊國家看到下流老人,月光族,草莓族,靠爸媽族,躺平族
顯示出的無力感,及世代剝削,和無理要求!幾個世代的人會走上街頭!
要求政府整頓和重視所得比調整及居住正義分配!)
無殼蝸牛早年只是被經濟繁榮所淹沒的一小群
那是因為多數人搶搭第一波,第二波購屋潮
等到平抑房價多年後,又暴漲,薪資凍漲!
結構性的問題,政府管不動企業和公司!
造成的社會怪現象!
只要求下個世代,再來下下個世代!
卻不知道負面現象代表的意義?(這就是未來勞抗有可能產生巨潮!)
因為對岸居然多到有廣大的躺平族世代!
這危機有多大!還要主席喊假口號維權!丟人現眼!
台灣當官的從來不管這件事!除非~有勞權玩長期拒抗成功!
企業才會妥協及補償未來世代的勞工!
不然企業只會勾結政府引進知識外勞更多!
繼續打擊本土勞動力結構!
當人力浮濫,勞動人口過多!(過去及現在時間)
企業就會要求勞工出示證照!
讓他們先過濾第一線勞工!
今天就算是鴻海台積電也一樣
他說要軟體工程師一千名!
問題是就是收不到一千個高學歷+一堆有強力證照的員工!
就是請人資廣邀面試!
用筆試和口試去過濾出,高學歷理論派跟低學歷能力派的人
夾雜在一起工作!
這種夾雜員工的企業很多大企業都有!
為捨摸?
當你一板一眼要求教育部執行你的要求
想要降低企業的教育訓練成本
無異是把人才往外推
今天有半數的人學非所用!
就是因為他們是出社會接受企業的教育訓練和面試!
只有少數的人士是鎖定他們的科系或證照錄取的!
所以學校才會常常被畢業很多年的學生罵
為了一紙學歷!才有敲門磚!
沒有相關學歷!
就算你天資聰穎,口沫橫飛!
還不如進修相關科系證照找機會入門!
未來的台灣!
不管會不會加薪!
不管你會不會進竹科
除非你開業,不然你的小孩英文能力要能夠流利跟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國人溝通
必要時,時局藍綠或白改變了政勢,連對岸的中國人可能菁英也要過來搶飯碗
以後的小孩第一志願是不是竹科,要看晶片毛利,誰知道!
但是以後的外商工作絕對比本土商吃香!從以前到現在到未來都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