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應是過去一陣子他在孤軍奮戰的點滴
因為他是一月初去丹麥的,本來我們其他人要在一月中跟著出發,
但碰到當時丹麥疫情大爆發,封鎖邊境管制,直到三月中才重新開放…
如今,經過了兩個月我回來惹…在隔離的14天中,想說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分享
先稍微說一下自己過去是職業軍人,退伍後去澳洲Working holiday,結束後因緣際會下,前往新加坡工作了兩年,直到去年初COVID19的疫情爆發後我才回來台灣,剛好運氣不錯,遇到天力風電在招募新人,可能是我內心報效國家的小宇宙一直都在,覺得可以為台灣的綠電發展注入一點努力的機會!(尤其台灣前陣子大停電了好幾次,覺得自己真的做了對的選擇,加入永續綠能的發展)
簡單介紹完自己後,我想先分享一下本趟外派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記憶-從出境到入境的痛苦過程!!!上網找了一下,還找不太到相關的資訊,看好了大家,我只示範一次出境有多困難:
截至03/18為止,丹麥政府的外國旅客入境規定,是必須提供抵達丹麥前24小時內的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航空公司也會檢查是不是有此份文件,才會讓旅客上飛機!
這次搭乘03/18晚間23:50 departure的華航,中途轉機一次,算一算需要花費18小時才會抵達丹麥。而我們是03/18當天一大早08:00,第一批衝進醫院測核酸檢測,用急件方式辦理,在當天下午17:00拿到熱騰騰的報告

在台灣醫院做PCR檢測,一人發一個檢體試管,然後用一根超長的棉花棒插鼻孔,弄的像包龍星吞劍一樣深,採檢真的真的超痛!!!!感覺棉花棒都插到我的大腦了!!!!不爭氣的落下了一滴淚,好痛阿!!!!!
聰明如你,一定已經發現3/18 08:00做的檢測,到我們抵達丹麥辦理入境時,手上的報告早已超過規定的「24小時內的檢測證明」

我們的做法是,保留第一段登機票根,如果在入境丹麥時,被質疑不是持抵達前24小時內的檢測證明時,可以用票根來說明我們是因為航程較長,所以報告過期。
幸運的是,丹麥移民局沒有對這件事提出質疑,我們就順利的被引導去測哥本哈根機場規定的快篩,拿到陰性報告後就可以入境了!

出發是23:50起飛的班機,總經理下班後還從台中跑來桃機送機,一路從報到櫃台看我們check in、掛行李,再一路送我們搭電扶梯去出境大廳,人都走遠了,還在拚命揮手拍照,畫面真是有點感人,太犯規啦~~~

可能疫情期間搭機人數較少,很幸運搭到這班經濟艙是一人一排的,第一次坐到可以躺下來的經濟艙,好爽~將近13個小時的航程,能躺下來休息,真的是舒服很多,隔天精神也比較好,運氣真的很好

結束第一段國籍航空的航程,等待轉機期間,基本上我們就是全程防護服護目鏡,然後酒精不離手。因為不確定國外疫情的狀況,所以選擇盡量做好防護,雖然防護服真的很熱、護目鏡很重,耳朵被壓的很痛,但為了防疫還是忍耐一下

轉機的時候,無意間注意到法蘭克福機場裡面的桌子都有穿鞋,而且都是同一廠牌的,該不會是傑出的葉配吧???

第二段航程從法蘭克福直接飛丹麥,靠近丹麥上空後,因為天氣很好,所以能從飛機上很清楚的看到它們海上的離岸風場,排列整齊的風力發電機,看起來真的是非常的壯觀(聽說電影天能拍的離岸風電廠就在丹麥這裡)

在丹麥landing之後,當時(3/18)規定是一定要做快篩(免費的),拿到快篩陰性證明後才可以入境
下機後會有工作人員引導入境旅客到快篩區域,然後依序會先在紅圈處查看護照做檢測登記,再往前走到黃圈處的隔間做快篩(插鼻孔,而且是兩邊鼻孔都要插,痛…),最後再到紫圈處的等待區等待結果,整個過程大概20-30分鐘可以完成
比較要注意的是,我們到的時候,等待區有很多人在等報告,但都沒有拉開1.5公尺的防疫距離,於是我們怕怕,就沒有脫掉全副武裝的隔離衣護目鏡了
順利入境後,公司安排的專車已經在機場外面等我們,沒其他廢話直接跳上專車,開兩個小時到公司安排的旅館隔離,往旅館去的路上,對丹麥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平喔!

一眼望去都沒什麼山,然後感覺自然環境很好,沿路都看到牛呀馬呀小鹿呀~一群一群是人養的,孤孤單單兩三隻的通常是野生的
到了隔離旅館之後,搬完行李,覺得很奇怪,旅館裡面除了房東和公司安排的接待人員共兩位,都沒看到其他旅客!一問之下才知道,挖賽!公司包棟給我們隔離,以及之後當宿舍使用
公司真的是沒在手軟的耶XDD




旅館環境很好,娛樂設施很齊全,撞球桌、桌球桌、投影機、電視、還有PS跟桌遊。最棒的是沒有其他旅客來來去去,降低許多感染的風險,讓我們可以安心面對之後的受訓,真是感恩公司、讚嘆公司阿~~~~
講到外派工作,其實跟之前發文的同仁有差不多的感受
但他是品保,而我的職務名稱是process trainer,類似葉片製作的種子教官,不只要學技術,還要上國際的試講試教課程,例如TWI。確保我們不只能操作,回國後還能用正確有效的方式,把技術傳給其他人
丹麥人實事求是的精神跟新加坡人差不多,但比起新加坡天氣,我個人更喜歡丹麥的天氣,氣候乾燥,不太會流汗或是流汗很快就乾了,春天也10幾度而已,我們的旅館跟附近的住家都沒看到冷氣,感覺夏天也不會太熱,喜歡!
當我們在丹麥這個風力葉片大廠Vestas受訓時,每每想起飛機要降落丹麥時海上風電廠的那個壯觀畫面,想著未來台灣外海也會有這個壯觀的畫面,而我們將是成就這幅畫面的小螺絲釘時,原本那種"背負著把技術學回來"的壓力感反而變成推動我前進的動力!
或許有人會唱衰台灣的風電,但我也想跟大家說,在大家唱衰的背後,有間公司、有群人,正在努力地想把國外成功的經驗與技術一步步的帶進來台灣!
我不確定丹麥一開始發展風電是不是也碰到跟台灣一樣的阻力,但從丹麥現在可以依賴綠電的結果看來(丹麥將近一半的電力來自於風電),我們是有必要再堅持一下下的!如果可以,希望大家為我們打打氣囉~
說完了自己的小心得,很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聊聊~~~
如果有人想知道後來丹麥疫情減緩,二階段解封後可以做什麼事、入境回台灣有那些檢疫程序(免稅品有多好買),還有隔離14天的時光的話
我再來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