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復旦台灣大學管理經濟學院EMBA上學到的三件事
說實話,已經完成美國杜克大學MBA的碩士學位,我剛開始以懷疑的態度走進了復旦台灣大學EMBA的教室。在進教室前,我不停地問自己,我還有什麼要學習的呢?看著課程表,說實在,上面的課程,其實跟我五年前所學的課程大致相同,自己也不停思索,為何我要花時間跟金錢來攻讀這個學位?但事實證明,我在復旦台灣大學EMBA課上學到的3件事,跟大眾所知道的管理學或經濟學都沒有關係。
家族企業不需要成為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
世界上95%的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它們將永遠不會成為上市公司。這實際上並不是一件壞事。 “當您賺錢的時候,誰需要公開募股?”事實證明,教授在課堂上說的是對的,在台大對面有許多小吃攤販,不過在20英里半徑範圍內賣臭豆腐的只有一家,這家臭豆腐店比我們教室裡大型企業CEO們的運營利潤還要高出一半。臭豆腐店的 3代不需上市股份就可以開著好車,持續賺取可觀的收入,到底為什麼家族企業可以不成為上市公司而延續生意呢?關鍵是市場集中度。在20英里半徑範圍內只有他們一攤在賣臭豆腐,零競爭下,他們的售價可以是一般地方的2倍或3倍。
從MBA中學到的通常是錯誤的
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企業顧問公司對你的產業分析等等。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事業問題的靈丹妙藥或系統方法,你的企業覺醒有時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我會說出這點,作為一所頂級學校的MBA校友,我學到了很多商業領域上的知識,說實在商業上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因此或者不應如此。不過EMBA比MBA更具價值的原因是------我們都不應該從教科書中學習。書上的分析都只是理論,我們應該向同行還有其他產業上的菁英學習,他們的洞察力、對事情的作法、對危機的處理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
商務平台事業是未來趨勢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等商業平台的成功,顯示一個未來的跡象就是無論是紡織行業還是房地產顧問,每個行業都應該有一個自動化平台來加強對客戶的服務、銷售效率和收入多元化。對於那些認為與客戶溝通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的人來說,實施客製化對話的商務模式,會是一個嶄新且高效率的開始。
體驗過EMBA與MBA的學生階段。我學到了蠻多不同的東西,但是我發現最大的不同是學生對EMBA課程和MBA課程的態度。MBA課程大多還是專注在精進所學,但EMBA課程就不單單只是學術理論,當我在中國參加EMBA課程時,這一點更加明顯。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在中國,成功企業的關鍵取決於網絡。誰會想到,中國的精英們很樂意為結交新朋友,對他們來說,人脈就是錢脈,為結交這些朋友而付出超過10萬美元(學費每年上漲10%),換作是你,你願意嗎?
Monica陳 wrote:
除了人脈還可以洗學歷(恕刪)
報名這種專班,對於「人脈」一說,一直以來是我的疑問!
當你沒有資源以及能力,無法成為別人的「資源、人脈」時,
只是去上emba,真的能獲取「人脈」嗎?
那個圈子的人,跟一般圈子也沒啥不同!一樣十個禿驢九個富
的機率,沒有名頭、利益交換,哪來的人脈?!這些是"利益人脈圈"
,不是"取暖抱團圈"!一拿到你的名片,轉頭就丟到垃圾桶了!
台灣也好,大陸也好,這些學校舉辦的 emba,越來越像"抱團圈"
、"取暖圈",真正有實力的大佬,根本不來玩,來也只是受邀演講,
站在台上,在吹噓過往如何風光、如何風發。
我們想聽的是他的經驗分享,或是手上計劃有沒有機會將
我們這些後輩連結整合起來,或是想跟他們借點資源或是牽線.......
結果可想而知,商人嘛,無利不起早,早就沒有過去做為一
個前輩該有的風範,提攜後進、為國為民!這個想都別想!
(換做是自已也不會提攜後進,因為環境太惡劣、人性太貪婪)
這些大佬潛在更多的是,看看有沒有機會撿漏,佔上大便宜.........
記得有一次參加類似的專班,請來業界大佬茶飲會面交流,
後輩們豎起耳朵認真聽,結果..............................................
他不是在講佛法、就是在講政治..........,完全跑偏主題,你好歹
也說個當年跟幾個女明星的風流韻事吧!結果一場下來.................
大悲咒倒是會了幾句
從此以後,在也不參加這種無意義的課程,還不是去參加一些
創業聚會,聽聽不同的思維與想法,收獲更大。
正在努力階段的人,不會來,在緊要關頭的人,不會來,因為他們
到處在找機會、拉投資,或是開發客戶、或是策略聯盟、或是拚命
拓展市佔,真的沒有閒功夫來這種場合。
mascotqoo wrote:
報名這種專班,對於「人脈」一說,一直以來是我的疑問!
當你沒有資源以及能力,無法成為別人的「資源、人脈」時,
只是去上emba,真的能獲取「人脈」嗎?
那個圈子的人,跟一般圈子也沒啥不同!一樣十個禿驢九個富
的機率,沒有名頭、利益交換,哪來的人脈?!這些是"利益人脈圈"
,不是"取暖抱團圈"!一拿到你的名片,轉頭就丟到垃圾桶了!
台灣也好,大陸也好,這些學校舉辦的 emba,越來越像"抱團圈"
、"取暖圈",真正有實力的大佬,根本不來玩,來也只是受邀演講,
站在台上,在吹噓過往如何風光、如何風發。
我們想聽的是他的經驗分享,或是手上計劃有沒有機會將
我們這些後輩連結整合起來,或是想跟他們借點資源或是牽線.......
結果可想而知,商人嘛,無利不起早,早就沒有過去做為一
個前輩該有的風範,提攜後進、為國為民!這個想都別想!
(換做是自已也不會提攜後進,因為環境太惡劣、人性太貪婪)
潛在更多的是,看看有沒有機會撿漏,佔上大便宜.........
記得有一次參加類似的專班,請來業界大佬茶飲會面交流,
後輩們豎起耳朵認真聽,結果..............................................
他不是在講佛法、就是在講政治..........,完全跑偏主題,你好歹
也說個當年跟幾個女明星的風流韻事吧!結果一場下來.................
大悲咒倒是會了幾句
+1
深表贊同 您地看法
每年產出 多少 EMBA畢業生
我只知道 他們是去學 交際地
打小白球 組隊去爬XX山 又是跑去哪個國家吃喝玩樂
等等
真的能從EMBA連結到甚麼
我也是覺得[有限]
那個誰誰誰 當年是我EMBA同班同學
那又如何呢?
他能對您有多大助力呢?
[魚幫水;水幫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