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別再針對擺攤了好嗎....根本沒那麼好賺!!

我以為倖存者偏差已經是眾所皆知的道理了,結果沒腦的人還是挺多的,老是拿那些賺大錢的攤商來說嘴,擺攤人有賺到錢的確實是好幾台車好幾棟房,但是你知道失敗收攤的有多少嗎?

不要只看到活下來的倖存者,而去忽略陣亡者,全台夜市攤商的數量大約有30萬(攤位)左右,每年汰換的大約有10萬攤,賺大錢的不到1000攤,其餘的就是勉強可以糊口飯吃、在那載浮載沉的

這些賺大錢的攤商,就跟上班族的高階主管、老闆是一樣的概念,擺攤只不過是另一個金字塔而已,在塔頂的永遠就只有那麼一點點

PS:我不是想替擺攤的人說話,我是想讓那些以為擺攤很好賺的無知酸民瞭解事實的真相
2020-05-02 0:27 發佈
進擊的樵夫 wrote:
全台夜市攤商的數量大約有30萬(攤位)左右,每年汰換的大約有10萬攤

有好幾次
我吃過 很難吃的東西[踩雷了]

我總是在想
這麼難吃的東西
也拿出來賣
在開攤或是開店之前
那些老闆
是否有先自己嚐一嚐過
[應該是沒有]

有一回 路過剛開了 一家賣[蔥油餅]的年輕老闆店
我下意識的 嚐鮮一下 就買了 一張 來嚐嚐
價錢是不貴 30元
當我咬下第一口時
還沒吞下去 我已經受不了 真難吃
[很乾又焦]
因他是 年輕人
我就多說了 幾句
你有嚐過 離此不遠 另一家賣蔥油餅
需要排隊 與 大排長龍

他說沒嘗過
轉身後 臉很臭
一副愛吃不吃隨便你
不差你一位客人

這就是 為何 別人會大排長龍
而他 離收攤 已不遠

總結:
會收攤
開不久就關店地
生意不怎麼好
等等
不是沒原因地
進擊的樵夫 wrote:
我以為倖存者偏差已經(恕刪)

同理,你以為開公司就容易嗎?
至少開公司有繳稅,擺攤卻沒繳稅。
沒繳稅不僅對國家社會沒有幫助,又瓜分市場,不少地方也造成環境髒亂,阻礙交通。

在沒有繳稅的狀況下還經營慘淡,本來就是自己沒有實力,不能對國家社會有所幫助,補助又要分,被針對不是剛好而已?
【此留言違反數位中介服務法即將被民進黨刪除】
kao_king wrote:

有好幾次
我吃過 ...(恕刪)

真的,有時候看到新開的店想說吃吃看
結果幾乎都很雷....雷到現在都不太敢嚐鮮
花了錢開店結果食物那麼難吃
是錢太多,還是梁靜茹給的勇氣@@
攤商收入有好有壞
但這不是逃稅的藉口

任何身分別的補貼與特殊待遇,都是不正義的
進擊的樵夫 wrote:
不要只看到活下來的倖存者,而去忽略陣亡者,全台夜市攤商的數量大約有30萬(攤位)左右,每年汰換的大約有10萬攤,賺大錢的不到1000攤,其餘的就是勉強可以糊口飯吃、在那載浮載沉的(恕刪)


所以有30萬攤沒繳稅
acbc wrote:
攤商收入有好有壞
但...(恕刪)


同意+1,我也覺得這是公平正義問題,不管收入多少,都不是逃稅的藉口
kao_king wrote:
有好幾次我吃過 很難(恕刪)


滿認同的

不過對於賣吃的,東西好不好吃這點 倒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覺得明明就很好吃,但有些人就覺得難吃

有些人覺得一個便當賣150~200精緻便當覺得超值划算,有些就寧願吃50~100的



不過言歸正傳

那些失敗收攤的理由真的大部分都是...

重複性 沒特色 單價高 份量少 , 最嚴重的心態是 低成本卻想著要高價賣

...等
有空到北港看看吧!一些店都是幾十年歷史的小吃,北港人口不過3萬多,實際活動人口兩萬都不到,這些店為什麼可以維持這麼久,我說的不是那些觀光店,自己找找原因吧!北港房子也不便宜。。他們能在小鎮生存,你為什麼不可以?原因真的很簡單,懶是最大的問題,只想做速食,不想花功夫半夜親自買菜備料及前置,只想訂貨取貨擺攤東西一丟就能賣。。
看看北港一些老攤的介紹,相信對你有幫助的
台灣經濟體有兩個一個是政府公佈到數據,另一個是沒辦法統計的地下經濟,兩種據說規模是相當的,也就是說台灣有職業或開業的至少一半以上是沒在繳稅的,實際GDP要兩倍才是
怎麼沒有人覺得 房東賺超多?
如果覺得擺攤好賺,那可以去擺攤!
如果覺得做八大好賺,可以去做八大!

大家都在爭奪小利,卻往往忘了,誰才是最大的剝削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