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教改亂象
自從吳京教育部長在台灣教育改革方面提出多項措施,其中
開放技職學校升等學院、科大的措施造成大學氾濫,文憑貶值
自此,一些因果便開始惡性循環
這一批享受不用擠大學窄門的學子們
有一些剝奪了台灣勞動市場所需的勞力
有一些趕風潮,貸款也必須冠名當個大學生做乾癮
男生們平均投入職場的年齡延後了
女生們更慘,除了投入職場的年齡延後
身為女大生,眼光更高,看不上眼的還不嫁
最嚴重的是"卵子"的新鮮度也變差了
適婚年齡便一再後延
這一串的因果循環
投入職場年齡後延後、文憑貶值
造成了台灣薪資無法提升
更可憐的是,還有一堆低薪的社會新鮮人
還必須還助學貸款
等還完了學貸,本該適婚年紀的,
卻沒有資金敢成家立業
就算想結,女大生會是笨蛋嗎,敢嫁嗎
就算敢嫁,敢生的又有多少
這一錯誤的教育政策
加上政治腐敗,政商炒房炒樓
貧富差距拉大
低薪、不婚、少子便成了國安危機
如果20多年前的教育制度能喚起台灣的競爭力
走回頭路又何妨
錯誤已經造成
事實是很多人被犧牲了
學的都是沒用的東西
又晚出社會 連資本的累積都很吃力 除非父母靠 但也要很有背景跟財力
就算當年是成功的中產階級父母
也是很吃力的 僅能維持兒女不用負債 領著很爛的薪水慢慢存錢
現在也只是過一天算一天罷了
政治那些就不用說了 老問題了
台灣本來就不是什麼有自然資源或民族優於別人的國家
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
加上沒有世界環境當年的經濟起飛
我覺得至少要五十年以上 才可能回升
要等真的改革那天 是天方夜譚
會發生 但真的要很久
就算現在開始改革教育
也要等20年後這些人才投入市場開始貢獻
目前鬼島就是一個蹦控運
很多東亞 以及體質差的國家也一樣
就算這些人才開始貢獻
也要政治環境 社會觀念文化進步之後才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而且你看目前台面上的這些領導 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