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才剛從事保險業,目前才兩個月,第一個月很無聊,光準備考試到正試考取證照,就整整一個月,在通訊處天天聽人家分享收case,但是感覺人家分享的,都是儲蓄險或投資型保險,基本的健康險要分享的沒有,都默默的收case,重要的全險觀念一直到第二個月中才在訓練中心開始教。第一個月就粗略的帶過商品,或是住院賠償金的計算只用一天帶過,然後就是要我們交作業,或是設定三個月要做多少的case。坦白講我到第二個月或是到現在才開始了解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幫人家規劃補強全險,但是覺得好累,會規劃不等於會推銷,感覺大多是吃人情,認識的大多是家裡的誰有做業務員那樣推托,老實說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走下去。不好意思放棄,怕那些跟我買的,沒人服務,已經有轉做兼職的念頭。
提拉美蘇 wrote:
目前我才剛從事保險...(恕刪)
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吃人情很重要, 別害羞, 讓大家知道你在做就可以了,
一開始不需要刻意推產品, 推太多很容易有反效果,
小弟在一開始對保險電銷很反感,
後來手上有一筆錢, 也剛好接到電銷,
聽她解釋了一番, 感覺還不錯, 除了需要綁時間, 但是利息比定存好, 就買了,
後來每存一筆錢就去找親戚同學做人情,
反正我要做投資儲蓄, 就讓認識的來處理,
所以讓身邊的知道你在做這份工作是很重要的.
==========================================
再來是轉職問題, 不要有太大壓力,
實際上保險除了一開始的抽成, 每次繳費都還有小額,
如果你轉換跑道了, 這筆錢就會轉給接手的人處理,
不論是原本帶你的, 或是新接手的人, 他們都會去處理這樣業務,
因為就算原本不是她們的案子, 如果接手處理不好而解約,
這會是很嚴重的汙點, 影響很深遠,
他們也是定期都有收到抽成的服務費, 不需要有壓力.
=============================================
早期投資險是很簡單的投資方式(現再是變動利率... 不夠好)
其實可以幫助很多像小弟這樣不會理財的人做簡單的投資,
不光是你的業績, 也實質的幫助身邊的人賺錢,
相關的健康保險也是, 保障朋友的將來, 減少負擔...
提拉美蘇 wrote:
第一點
問遍身邊的朋友親戚,幾乎問十個就有八九個家人有做保險 。
其實這是保險公司的陋習,哪怕就算當事人早就沒從事保險業,
保險公司多半也不會註銷其身份。
而因為保險業進入門檻很低,所以大都有從事並不意外。
但...為何一定要賣親朋好友?
我目前只有一個親友單,就是我的高中同學而已。
再者,親朋好友都有在做保險,那跟你是否從事保險業沒太大關係。
(但對於剛起步來說...你會非常痛苦,自己衡量)
重點在於你對保險業是有什麼樣的想法?
是否想要在這行業長長久久,且是否有相關的計畫?
收入跟自我價值的矛盾,該如何取捨?
提拉美蘇 wrote:
第二
保險業沒想像中的悠閒...
最近兩三個月的作息
早上六點十五起床。
八點半前要準時到通訊處上課,下午晚上配合客人能約定簽約或談case的時間,大概一個客人跑個五次就決定成果。
六日不一定能休息,一樣客人有約就過去,訓練中心call上課也是得去。加上自我學習補充專業知識的時間,老實說我覺得還不夠....
要看你跟保險公司訂立的契約內容而定,並非一定要像上班族那樣每天到公司報到。
至少我除了處理案件,基本上不會進去公司的。
建議先看一下你跟保險公司訂立的契約,若連自身權益都不清楚...
那要如何釐清各家商品內容,進而維護保戶的權益?
當然,你也可以什麼都不瞭解,直接活在保險人的框架下也可以,至少這樣會輕鬆很多。
只是我想對於保戶的權益而言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招攬這個行為的確跟專業知識沒太大關係...
而一般公司的課程...絕大部分重點都在於招攬,
倘若你只是想加強招攬,那當然可以聽,反之亦然。
否則有點程度的專業課程,絕大部分都需要自費,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摸索,無師自通,差別在於時間跟金錢的抉擇罷了。
像是吳老師的課雖然要三萬,但是我個人覺得很值得,至少他替我開了一扇窗。
各行各業都有他的難處在,這點並非僅是保險業辛苦,
而是大部分的行業都有他辛苦的地方,重點只是你能否接受他的辛苦之處。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知道你是否有認識的人在鋼鐵加工業(黑手)上班?
那個工作環境實在讓我無法接受,主要在於太過吵雜,造成我的耳朵很痛。
但是我的保戶好像沒啥感覺,只說早就習慣了...

提拉美蘇 wrote:
第三
其他證照我都有了,只是想了解一下保險,才進入保險業。
呃...不用進入保險業也可以了解保險。
重點在於契約法理跟條款內文,最後跟現在的環境做結合,進而評估是否適合。
不過進入保險業,的確會相對容易了解保險業的形形色色。
但...這句話適用於各行各業。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