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是會計 遇到了一些難題
她的公司希望員工採買器材或是其他支出時
能夠不要員工自己先支付費用
因為這有點像是先斬後奏 員工都已經買了
付清了 公司才知道這筆費用 就非給不可
希望支出給廠商的的費用
能都用匯款的
但有些時後東西比較急
等不到跑完公司的流程
所以很多的員工都會自己先買了
再事後請款
請問能夠有解決的方法嗎?
看老婆一天到晚為這頭疼😭
公司是外商
剛來台灣開設分公司
所以很多的流程和規定都沒建設性好
Terry雪 wrote:
但有些時後東西比較急
等不到跑完公司的流程
所以很多的員工都會自己先買了
通常很急,非要先買不可,應該都是日常的小東西吧?總不會忽然要買一台電腦,不買不行吧?
我們公司是給行政助理一筆零用金,原則上不超過 20,000,這筆零用金就是日常支應使用,不夠用了就再支領。
會計傳票也只是記錄一筆零用金支出,不會再去紀錄個別的品項。
個別的品項則是利用流水帳紀錄,需要用錢一般都是口頭跟主管說一聲,事後拿憑據回來。
這樣記帳也方便,做事也靈活。
制度是死的,我看過一個本土的假外商,公司導入workflow。組織圖裡面董事長秘書的主管當然就是董事長,結果他想要買一個白板筆和板擦,必須經過董事帳核准。

還看過一家外商品牌銀行,只是要買一個台幣 880 元的憑證,要我們提供報價單,還要我們提供財務報表成為它們的供應商, 我直接叫他跟別人買。

建議可以設個門檻,超過一定金額的必需經過核准再買。
一定金額以下的,口頭報告,彈性處理。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Terry雪 wrote:
外商真的就是希望在台的分公司
也能比照他們國家的制度管理
這個我 100% 理解。
那就簡單一點,說跟你老婆說,請主管發個通告,說是公司的規定,不按規定就沒辦法請款,這樣也有個依據。至於大家不能做事也不是他的責任。
說實在的,很多外商的經理人,為了標榜是外商,常常用這個當藉口,搞一堆只有台灣有的制度。另一種就是母公司對台灣的經理人沒信心。
我剛剛說的那家銀行,事實上我也認識他們在美國的母公司的人,母公司確沒有那麼死。
之前也一家外商作系統,每次提到什麼需求,一定要上一段『我們是美商公司,所以 ...』
連網站的風格都要和母公司一樣,結果所有的限制都是自己腦補,其他國家分公司的網站,一個比一個漂亮。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