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國考心得談

小弟就以往國考經驗提出分享,只是野人獻曝,這裡國考高手太多
網路上也有很多經驗談,不過很多都是榜首或學霸的經驗,
小弟是以一個「資質普通」的過來人分享,希望能夠幫助一些還在考海沉淪的考生
畢竟榜首和學霸還是少數,大部分芸芸考生其實能力半斤八兩
以下只是個人以「普通人」的觀念,分享一點經驗談,希望能幫助到大部分的考生。

1、建立信心、正向思考
不要相信國考都是台、政、交、清等名門學生的囊中物,沒那回事。
小弟自己就是私立大學畢業而已,
我考上的學妹也是,週遭不少考上的朋友也都是。
國考的勝利建築在考生的心理素質、平常準備、臨場發揮而已。
甚至不少是鄉民口中的「學店」畢業的。
其實考不考得上在於自己,不在於學校,好學校並不會讓你加分。

國考心得談
這是我們單位新進的一位同仁,108年一般行政初等考試及格,
之前已經在外面工作一陣子了。
看到了嗎?她只是中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畢業而已。
再舉一個例子,我之前一個長官當過某高檢署檢察官,
他的最高學歷,居然才高雄海專而已!你相信嗎?
所以學歷不是保證考上的關鍵,關鍵在於你自己
正向思考就是:保持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考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擊垮我
有正向思考的能力,其實就已經贏了考場上一半的考生了。

2、養成念書習慣、設定目標
這說的簡單,但實際做到很難
如果不是全職考生,務必養成每天固定時間念書的習慣
有人是晚上20-22點一定排除任何事情,固定念兩小時的書
這是要下很大毅力才行的。
如果是全職考生(我自己就是),一天看書到10小時應該是最基本的,
自己要去規劃早上看多久?下午看多久?晚上看多久?而且務必達成。
因為你能贏那些名門學校的,最大優勢就是時間,
如果這點毅力也拿不出來的話,乾脆就不要考了。

3、安排進度表、先難後易
這也是很難完成的一件事情
就算是我自己,印象中到考試前一、兩個禮拜,進度仍是嚴重落後
其實到考試時,我根本沒看完
我從準備考試到考完,是八個月的時間,所以進度表就以八個月為主
不過我問過週遭考上的朋友,確實幾乎也沒幾個人達的到
但達不到不代表你可以鬆懈,安排進度表是督促自己最好的方法
我個人是一天最多讀兩科,讀太多科不一定能完全吸收。
假設準備考試以一年時間計算,自己認為最難的先看,
愈接近考試的,以自己比較拿手的科目為主。

4、勤作筆記、加強吸收
我個人是以26孔那種活頁紙作筆記,隨時可以抽換、補充
不管是老師講解的也好、補習班講義精華的也好、考古題的解答也好
自己寫的是最容易吸收和記進腦子裡的
筆記儘量簡明扼要,也可以練好字跡,
字跡愈工整好看的,考試一定有幫助。
到最後,其實複習自己的筆記就夠了,因為那是精華所在。
我分享我16年前做的筆記讓大家看:

國考心得談
上面是行政學的筆記,行政學是我最頭痛的科目之一。


國考心得談
刑總筆記,刑法算是小弟比較拿手的法律科目,作分枝圖很有助於理解
但我發現,近年來刑法早就不考這些東西了,當然也因為刑法修了很多…
我這些筆記,拿來現在的考試,恐怕都沒什麼用了……

國考心得談
字是小了點,但實際上考試時,字寫的比較大,讓老師看的清楚。

5、勤做考古題
這是老生常譚了,怎麼收集考古題應該大家都知道吧?
近五年的考古題一定要做到滾瓜爛熟才行
試試看自己解題後,拿去給高手改
請人家分析自己的缺點在哪裡,非常重要。
之後再把題目和解答放進筆記裡,每天看,就不信還記不起來。
不要小看考古題,以申論題來說,四題中一題滿分就是25分
以高考而言,平均錄取分數約50幾分來說,你四題能寫好一題,
那一科拿高分的機率就很大,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考古題,尤其是近五年的!
這個投資報酬率很高,千萬不要放棄考古題。

6、培養興趣、轉移焦點
準備考試的日子是非常苦悶的,我個人是不排斥培養一些小興趣抒壓
但不要太超過,影響到考試,我個人是認為可以的。
我自己是一個禮拜七天,會有一天去網咖打電動抒壓,真的很療癒
只是現在網咖也倒光了……
凡事記得不要太超過就好,適當的興趣可以轉移焦點,有助於念書
可以的話,也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大致上是如此,想到什麼再分享,有問題也可以請大家提出來
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心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2019-04-02 14: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國考心得
至於要不要補習?
補習最大的優點,在於吸收最新的知識(如最新的大法官會議解釋),和拿到一些講義資料
我個人是沒有補習,因為當時沒錢
但我有透過朋友拿到補習班的老師講義資料,幫助確實不小。
我一個學妹考上也沒有補習,她比我更強,大學畢業只花四個月就考上高考(吊車尾)。

如果以完全沒念過某一科目,自己看書又看不懂的人來說,補習可能是需要的。
當然考試科目是自己大學就讀過的,那一定會輕鬆不少,
這可以自己衡量,沒有說一定要補習才考得上。
推版主字很工整,心態正面,小弟我也是私立畢業,不愛念書只好待在職場嚕~

布魯吉他 wrote:
至於要不要補習?補...(恕刪)


老師的經驗是真的很有效

解題技巧

這些不會寫在講義上

有些名師真的很厲害
樓主的字好工整,應該是整理好幾次筆記之後的成果,這是複習的最好方式。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鑽地的冰蟲 wrote:
老師的經驗是真的很...(恕刪)

申論題解題的技巧,
可以先從考古題著手。

其實一個題目出來,裡面可能會暗藏幾個子題,
自己要先判斷出來
假設裡面有一題中,五個要點要寫,五個都有寫才可能25分
換句話說,你拼很多時間只寫三個要點,漏了兩個,可能只有拿9-10分而已
不如五個要點都面面俱到的提到,每點至少拿三分,就有15分以上,分數比較高。
一題能拿15分是很高的了,4題就是60分,一個科目能拿60以上,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所以,重點是,寧可每一個要點都蜻蜓點水的提到,
也不要把全部精力花在部分要點上,而偏漏了少數要點,
不要忘了,你沒寫就是沒分!

考古題一開始不會寫沒關係,自己要先會分類
分類就是把題目區分在哪一個項次、範圍裡,這功夫也很重要
我認為準備考試的第一要務,就是先整理考古題。
再不濟,硬把考古題的題目和答案,寫進筆記裡,每天看,我相信一定會記起來
能考上就是一種肯定,不過初等考的薪水不是

冏天了 wrote:
能考上就是一種肯定...(恕刪)

初考薪水不高
花同樣的時間準備,建議以普考、高考作為目標比較理想
請問這位新進同事是全職考生還是?考了多久時間?

樓主大大的情況呢?

個人覺得全職考生的後台經濟應該要不錯
而邊工作邊考要花的心力更多
謝謝分享

常常都會有想要考個國考之類的念頭

但實在沒有辦法像樓主這樣專注

只能說自己不是個唸書的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