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剛看到有人談到中國大陸現在的薪資,我只說我自己了解的這一點。

我說的是2019年。

坐標深圳(大陸TOP3-4的城市,1線城市)南山科技園,身份中國人,30歲,供職IT行業C輪公司中層,150人規模,以下貨幣單位均為CNY

5000招行政前台已經很難了,5500-6000還是可以招來95後涉世未深的傻女孩的,急招的話少了6500不要想。
招來了還得哄著,玩玩曖昧逗著,不然也分分鐘炒公司。

拓展部發傳單小工,就是那種想盡辦法騙過門衛進小區電梯里和每層放彩頁的,績效工資,但能做這個的都很拼,

一個月算下來,沒有8000不要想招的到,肯定走人。

剩下的話,公司裡沒什麼嚴格意義的苦力了,設計加班苦,市場常出差苦,都不能算了。

比如我知道的例子,24歲,畢業一年,學曆三本院校,非深圳戶籍,出身鄉鎮,按照並不很委屈的算法,來深圳租房合租1200,食物1500,交通300,娛樂1000,收入8000,週末單休,月剩4000問題是不大的,在這裡買房子他們應該都不會去想,都是賺幾年好錢回家鄉省會(3線城市TOP20-40居多)發展。

別的行業不了解,上面這個23歲的是我聊過的。

還知道一個,過年回家問過的,家鄉房子樓下超市的大姐。

哈爾濱(大陸TOP25-30的城市,3線城市),三環外郊區的超市裡的理貨員,全年無休,7時到13時/13時到21時,早晚兩班倒,月薪2800- 3000,績效,有滿勤。 45歲,女,學歷應該是初中這樣(沒好意思問,估計是),當地居民有固定住房,所以沒房租問題,每月開銷在1000左右,也是按照不委屈的算法,貌似沒什麼娛樂,偶爾店裡小聚餐,月剩1500-2000是沒問題的,工作時間很忙,但上半天休半天,也可以串班,所以想遊玩還挺靈活的。

如果只對比這兩個城市的花銷,住的,吃的,交通,房租與物價上2:1是差不多的。

別的我就不知道了,很多年沒接觸過什麼工廠裡打工的人了。

我個人的薪資就沒法具有代表性了,不說了。
2019-02-17 17: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中國大陸 薪資
我也來分享一下目前任職公司大陸同事的薪資水準
大陸分公司的位置在深圳南山
助理(文員)的薪資:大約在6000到6500之間
業務的薪資:沒甚麼相關經驗的大約在7500到8500之間;資深一點都在10000到12000,主管職大約在18000以上
工程式的薪資:經驗不多的大約在8000到8500之間;有些經驗的都在10000上下;經驗豐富的在12000到15000之間;主管職大約在18000以上
如果對照台灣員工的薪水,大部分都贏不了大陸同事,唯一贏的是:做事的效率與效果,普遍比大陸同事高上一個層次。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薪資要說清楚講明白,大陸這邊很多明碼標價的薪資背後都是有但書的,
有些列出來的根本就不是底薪,很多都是還要加班或是跟業績掛鉤在一起的的,

像在上海這邊有些公司在人力網站上面標明一個月6500~8500,
但實際背後每個月實拿底薪就是只有5000~6000而言,
其他都是加班才有到那個開出來的8500最高工資標準,
當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會標明每個月都有固定保障可以加班幾個小時,
其餘的加班時數就看長官依照每個月的工作量進行分配和許可加班,先把人騙進來補人力再說,
很多沒經驗的大學生就會進來練功,
最常見的就是3~5年工作經驗離職率最高,一出去通常新公司都會給1.5~3倍不等工資給員工,
出不起高薪的公司就只能變成人家的職業訓練中心,

另外以上的操作方法,公司可以以便宜的底薪要員工進行更長時數的加班,同時在不需要這麼多人力時可以給最低基本薪資給員工,
如果員工撐不下去自己會走解除勞動合同,公司也不用賠他資遣費,

要知道大陸這邊的法規是比較偏袒勞工的,無論加班費用和資遣費和五險一金都是優於台灣的,
在勞力成本增加的狀況下就會很多奇奇怪怪的貓膩出現,

當然這只是我了解的其中一個方法,或許還有很多更賤的方法。
我只說真實的狀況,我不會也不喜歡像版上很多人說話水分很多,
都只說表面的,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老是誤導一堆台灣人,造成對立。

現在大陸這邊一般大學生的起薪不是電子半導體專業那種特殊人才薪資都跟台灣差不多了沒啥好爭的,
最重要的是這邊大家都在搶人才,畢業後3~5年間工資是變化最快的時間,

而他嗎的我們老是一直在爭啥基本工資起薪,卻不去看往後的薪資成長力道,
真的很悲哀,難怪一堆年輕人一直往外跑。
電子大頭 wrote:
薪資要說清楚講明白...(恕刪)


我不知道其他行业什么样,只说深圳IT这一块,科技园附近,华为,中兴,海能达多少都知道点

像我主贴提到的这些人,底层的劳力的话,到手能多少,甚至往死了干能到手多少,一般干能到手多少,都会说的很清楚,毕竟有的人怕累,有的人想多赚钱

假如说8000,就是你每天正常做,不是累吐血才能得到的绩效那种,基本工资+绩效,如果对方没明白,会举至少三个例子让应聘者知道这个绩效具体是什么样子,不能含糊的。

当然我觉得我们公司对人好的程度,有点平均线以上。
不过也有大环境逼着这么做的原因,现在员工才是大爷啊。

像是中层往上,薪水奖金绩效五险一金还是八险一金,期权等等,都得说的非常明白,你含糊的代价是公司的信誉就完了。
(有的时候是招聘的人不够专业,实际是给的但没说清楚,那也不行。)

所以根本不可能等到应聘者问,这些东西,招聘的人力和主管(小公司可能就直接老板来面了),就会很主动的说完。

1.默认不主动说就是有鬼
2.默认不主动说就是公司信誉有问题。

所以,据我所知,玩这种猫腻的,多为不入流公司/传统行业
(我当年在苏州张家港的一个服装企业的电商部门做过一段时间,老实讲,这家服装企业,还是有点传统风格/想吹一下/搞点猫腻的意思。)

IT行业,无论什么职能,我几乎没听说过哪家公司特别low的阴人的事,员工坑公司的倒是听过不少。。。



醫吱 wrote:
我不知道其他行业什...(恕刪)

IT人這幾年搶手啊,想含糊過去人家就跑到別家去了,
大公司倒還好,中小企業很多都貓膩一堆的,
面試時公司不主動說,年輕人剛出社會也不懂的問,就當你沒有了,
進來才後悔來不及了,只好先做一陣子再跳,
剛出社會也是要繳點經驗學費了。
電子大頭 wrote:
IT人這幾年搶手啊...(恕刪)


你说的也是实情,我也确实听过不少这样的事,不过以动态的眼光来看,近些年确实在逐年减少,趋势演进快慢我倒不能判断,毕竟我不是人力的没做过这方面研究。

我觉得主要是求职网站和点评各家公司的网站变多了,而且公司被录入到这些网站,增加曝光率的同时——算是福利,也会限定他们的权限,是不能删除不利评论的——算是义务

相当于把公司当成一个淘宝的商品,这一下子就改变了双方的供求关系和视角了,IT行业尤为明显(不然谁会愿意主动让利给员工呢对吧,眼光长远布局的是少数)

所以很多求职者,会去看这些网站,评论区也有很多面试经验(面经),以及面的上面不上的点评,也有离职者的评价,甚至会有不少匿名在职者的评价,所以瞒是瞒不住什么的。

透明化是好事,促进竞争。

把公司们像商品一样摆着,评价体系建立好,差评商家自然不好招人

所以我前面有说到低价招个前台得等傻姑娘。。哈哈,毕竟还是有很多不看这类网站的。
薪資多少,上人力網站看看,清清楚楚
最重要的要看清楚工作時數及休假天數,還有是不是要輪班
看別人吹,不如自己查
吹牛比賽沒用
上人力網站查一下,一目了然
有常去海岸城嗎?
聽說qq總部就在那兒
醫吱 wrote:
我不知道其他行业什么...(恕刪)
lkk77 wrote:
薪資多少,上人力網...(恕刪)


没听懂,上面这几个楼层说的不都是自己经历的实情么?
怕打击贵岛吱吱,我甚至都没报我自己的薪资,吹什么了?

网站上查,能查到细项多少?到手多少?

你这门外看门里啊

YKK104 wrote:
有常去海岸城嗎?聽...(恕刪)


我不是腾讯的哈哈
我在高新中四路,老腾大这边
腾讯他们滨海总部是近两年才过去的 那边我去的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