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送上2018年時候的回顧文章
公司ERP導入疑問
在這邊小弟和祝各位前輩說聲新年快樂,不過會出現表示之前的狀況果然沒多好...
在聽完各位大大的建議之後(也很感謝不少大大私信給小弟打氣),
因此決定先試試看,畢竟滿多大大也是努力後,圓滿收場。
所以我開始讓自己發揮用途,並做了以下動作:
1.控制顧問來的次數(因為顧問一次是算小時)
剛開始到公司覺得大家都是在各部門討論各部門, 顧問也沒辦法理出個頭緒
,所以在釐清流程和討論各自單位的事情上,都浪費了相當多的時間。
應此先控制顧問不要每周來(因為沒意義)
2.自己開始接觸公司流程、人:
我自己開始和各單位人員打關係、目前連最難搞的生產我也懂一半
(這才了解、之前它們說生產部分系統不順是人的問題,的確是!
因為他其實很懂流程,但他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所以常常無意間就捅了負責人一刀
,但只要慢慢誘導他,事實上就會說出很多重點+其實他本身個性比較白目。)
3.慢慢了解ERP:
核心畢竟還是在系統,也照著顧問提到的,開始請他們說出所謂的流程手冊,
照著手冊慢慢操作,其實撇開USER的需求不說,實際上系統的串聯沒問題,但就是有些
地方有斷點。
例如:公司估價課打好訂單,生管從訂單展出要裁切的材料、發料、進料等等
但到採購的時候,他是從採購流程拿一張手寫的生管採購單進行採購??
這邊就等於跟前面完全沒有任何勾稽狀態了....
以往我只有使用過ERP,並沒導入經驗,基本上這兩個月我認為已經很努力在全盤處理了,
而且安排顧問的時間點,也是我認為流程或是其他USER手冊做得差不多時請顧問進場討論。
而今天董娘直接來找我談,她的希望是...希望以後我全部扛下來,盡量不要再安排顧問進場,
有問題我自己找鼎新反應和協調(因為公司已經虧損4、500萬,她表態不想再多花錢)。
但我記得當初面試有提過,我不是很懂ERP,只是有基本概念。對方和我說那沒問題,
只要「協助顧問慢慢讓系統上線就好」。
但來兩個月之後,反而是一直強調不想再花錢(鼎新WF有些地方要做修正終究還是要
花錢啊? 嫌以前人花太多錢現在不想花了? 當初又不是我花的,現在我接手綁東綁西。)
我還擔心之後上線,他們因為不想再跟鼎新有瓜葛,連維護合約也不想簽了....
剛過完年,是不是要來個跳躍了?
(補充心中OS...顧問一小時3000元/工作內容‧輔導流程。
小弟一個月三萬/目前兩個月做過的工作-
電腦系統保養+元旦賀卡設計+老闆影片處理
+鼎新ERP協助(快變成完全輔導)+ 信箱管理)
※高層還希望能在3月前上線(汗)
感謝大大們收看
我拿3萬已經算很多了,聽說之後大不了再多加到3萬4已經很天花板了。
所以看來目前換跑道+1了..
ueOeu wrote:
ERP 一整套搞懂...(恕刪)
其實這家已經導入鼎新5年了,還沒成功。
當初協助導入的mis離職之後,就沒再補充過mis,
後來陸續鼎新也有派3、4個顧問來卻都無疾而終,
以及公司自己找認識的輔導專員,專業經理人等,最後也都是離職收場!
但我相信這些人專業能力一定都在我之上。
這其實就呼應上面k大說的,這個產業比較適合CTO 或是 ETO會比較來的適合。
進來了解之後,搞清楚這邏輯,很明顯這邊真的用鼎新不客製一定走不下去,
但現在上層管錢的就是因為不甘心花了那麼多錢,硬是要再拉起來,但卻又在協助
人員面前提到他們已經不想再多支付費用給鼎新。
那來協助的不管是顧問或是鼎新,他們終究也沒甚麼動力,畢竟說不定後來又失敗
收場,也可能就拿不到錢。
上面這就是目前問題點所在。
G大的建議也是之前前輩給的, 所以我才有上面那些動作,
因為趁著能夠有顧問在可以多多從她身上學習!
但現在是「對方在顧問來5次之後,因為MIS進來一個多月,就希望顧問
可以暫時退場」的這問題,讓我很苦惱。 因為我正式使用、了解ERP的
實際經驗,不到半年。
之後還有BI報表,我也沒碰過,然後屆時撕破臉,對方以後有問題就是照算,
而這邊也不願意再付款,那我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