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觀念想法的問題,就像賴功德說的,就把繳多一點的保費當作功德就好,我也一直繳很多,還要繳補充保費,都比所得稅還多的感覺,但是也是一年用不到幾次,那又如何?就當作功德啦,也一直如上說的養生、運動、維持住青春健康,但是不重要,真的就是作功德,你的心情就會好很多,錢財是生不帶來的,死也帶不走,慾望不要看得那麼重,那就不會這麼不甘。
abcd1234q wrote:健保依照薪資級距徵收(恕刪) 台灣健保本來就不是公平和合理的制度有錢人沒有薪資所得所以健保費和窮人一樣窮人本來就付不出該負擔的醫療費那這些差額誰來承擔就是薪資高的中產階級又因為吃到飽制度, 連窮人都不珍惜第一步先壓榨醫護人員醫師是全國唯一薪資逐年下降的行業護理人員薪資雖然是上漲但遠低於增長的工作量第二步是降低醫療品質過去十幾年的低薪高風險導致重症無醫師這次疫情, 連泌尿科醫師都拿來當重症專責醫師護理人員更不用說, 就是邊實習、邊照顧病人健保藥價低廉到進口藥廠陸續退出台灣市場目前連醫學中心都是用台廠藥, 不是原廠藥第三步就是降低門檻波蘭、菲律賓大學繳錢領醫師證書已經不稀奇近日還開放學士後醫讓非科班的大學生可以走後門當醫師未來滿街都是醫師, 流浪醫師指日可待民眾也不用期望生病能看到甚麼專業的醫師第四步就是不合理的保費計算中產階級要繳所得稅+健保費+補充保費一頭牛剝三層皮勞保薪資上限四萬多, 導致每個月退休金只有一萬多健保投保費薪資上限卻高達十幾萬一家四口每個月健保費高達1萬多元繳到退休要繳3-40年以上勞保退休金都不夠繳健保費這都還沒算補充保費台灣的健保制度這麼多年造就 =>中產階級消失, 創造M型社會壓榨醫護人員, 導致人才流失醫療品質低下, 重症死亡率居高不下浪費醫療資源, 健保支出逐年上升政府的愚民政策很單純只要不要讓人民直接掏錢他們就以為賺到看醫師比看電影便宜前提是醫師必須要比演員還專業才行阿~~
lacuna0517 wrote:第一步先壓榨醫護人員醫師是全國唯一薪資逐年下降的行業護理人員薪資雖然是上漲但遠低於增長的工作量 約十年前我住院時別的不說光台灣的看護一個月就6萬多還覺得不夠要增加外籍的才二萬多先問問一般人薪水才多少我光住半年以前存的就花的七七八八醫護個人很尊敬啦,但吃相也要好看一點好友中就有人做這個醫店/學店/工作那個不壓榨如果我有這種環境我也想早上看病人到晚上然後住在豪宅開名車,有的家裡還放幾千幾億現金不愁吃穿到老
ForLucky wrote:約十年前我住院時別的(恕刪) 你的觀念還停留在健保之前的醫療業醫學系要全國前500名才考上, 然後讀七年如果讀其他類組都讀完研究所了畢業後, 住院醫師訓練依科別約3-7年, 平均5年每天早上6:30到院沒值班運氣好下午約6-7點可離院運氣不好接病人接到晚上11-12點每周都會遇到如果值班就是隔天晚上才能下班, 一個月8-10班每周工作時數約80-100小時, 是勞工保障的兩倍薪資方面公立醫院約8萬, 稅後6萬多私立醫院約8-12萬, 稅後不到10萬如果把兩倍工作時數算進去和一般勞工正常工時來比, 薪資稅前約4-6萬, 稅後約3-5萬準主治醫師大部分沒有底薪, 私立醫院有的保障3.6萬一個月如果兼差一個月薪資可以到5-6萬不等是薪資最低的一群醫師主治醫師大醫院可保障月薪稅前10-12萬一般醫院看到的資深主治醫師薪資約在15萬上下主任級醫師有行政加給, 月薪約18-20萬部長或院長級以上, 人數少沒有參考價值收入要看醫院結構, 但主要不是醫療收入診所就高低落差很大台灣疫情下倒閉了幾百家診所有的賺很多, 但是更多人倒閉負債把老本賠進去目前有做過比較準的統計如果把住院醫師, 半退休醫師全部算進去台灣醫師平均薪資約在12萬上下而台灣醫師不受勞基法保障沒有婚假、喪假、年假、病假有可能早上辦婚禮、頭七晚上還要上班, 不然就扣薪水加上台灣平均每天都有醫師被告上法院平均月薪12萬, 工時兩倍, 沒有勞基法保障, 你想做嗎??!!台灣醫療業已經是夕陽產業不要再當醫師夢....
abcd1234q wrote:健保依照薪資級距徵收(恕刪) 沒看醫生是身體好希望繼續保持。如果有看醫生看一下醫療收據。看一次病要幾百元到幾千元。三個月拿一次藥一年要一萬多元這是單一種病。如果是住院外科手術要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