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可能成為保險業務的您會面對的問題

各位好,由於本人從事於保險業,
希望能點出一些會面臨的問題,讓可能會踏入該行業的您有心理準備。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給即將成為或有興趣成為業務的您一些幫助。
因為我實在是不希望有人貿然從事這份行業,又隨意退出這份行業。
這種現象不論是自己或保戶,彼此都是一種傷害。
因此,我希望本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幫助,讓您評估看看自身是否適合從事保險業務員。


保險,保的究竟是什麼?
所謂的保險,簡單的說就是一張風險移轉契約
將無法承擔、不想承擔的風險,移轉到保險公司上。
而風險可大、可小,大致建築物、商品損毀或人們身故、殘廢、罹癌等狀況...
小至手指挫傷、寵物咬到人都算是風險。
而保險業務就是向一般人或公司行號販售該張契約的工作。

這份工作的意義,不論對業務或保戶而言可大、可小。
大至可以挽救保戶或遺屬的當下及未來;
小至你所兜售的保單,只建立在你自己的收入上。
但不論如何選擇,取決於你自身,這點我沒太多意見以及可以介入的地方。
因為對個人而言,不論如何選擇,最終還是回到「利益」二字身上。
並不會因為利益有所不同而比較高尚或低賤。

只是我會比較希望所謂的交易,是建立在雙方都有利可圖的情況上
換言之,就是對方買到相對應的保障,而我賺取到相對應的傭金。
甚至就某種程度上而言,我不太相信人們會自願選擇當個壞人。
既然如此,那為何不選擇建立在雙方都有利的交易上?
在白話一點的說,當風險真的來臨時,你心中不會有任何壓力。
(甚至會覺得自己做了善舉,而自我滿足)
千萬不要輕視那一股壓力,它很有可能會壓垮你,讓你離開保險業。
給幾個典型的例子: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一點都不還本的還本險


保險業務面臨的問題?
保險業務員面臨很多問題,但是不外乎有下列幾種狀況:
1.業績壓力
坦白說保險業並沒有大家想的好賺,
不論各行各業,最好賺的時間點都在於剛開始的時候。
一旦發展一段時間後,沒有一個行業會是好賺的。
特別是目前平均每人擁有保單張數已經達到200多%的情況。

而你若願意選擇雙方都有利的情況下,其狀況會更為劇烈。
畢竟交易這種行為,本就屬於零和的一種。
每當對方少一些支出,就代表著你的收入減少。
這其實是很現實的問題,特別是當公司給予你壓力或生活上出現問題時...
你會開始改變最初的想法,甚至離開該產業。
這也是為何最開始每個保險業務心懷熱忱,卻帶著遺憾而離開。


2.資訊的發達
網路的普及,造就了很多資訊透明化、公開。
而這也代表著,保戶要做比較會相對的容易。
這點其實是必然的行為,倒也不必特別抗拒。
但嚴格說起來,這點我個人覺得是優點。
沒有比較,誰知道哪張保單會比較適合自己?
就連我們去吃飯都會稍微比較一下了,更何況這麼重要的保單呢?
但是...比較這個行為,必然代表著成交率可能會下滑。 
而保險界並沒有一張無敵的保單,或多或少都有他不利的情形。
重點在於用什麼樣的角度去審視該張保單,是否適合自己而已。


3.同行間的內鬥、被衛道人士放大檢視
這點若是做緣故市場的話,坦白說就還好一些。
但是若跟我一樣,開發管道選擇網路...
那真的很容易莫名的被攻擊。

我不得不說保險業是很會內鬥的行業...
這點一直讓我很不習慣。
可能彼此間都是有利益衝突的關係,
所以要"塑造"一種自己很懂或我最有良心,其他人都不專業&沒良心的現象。
而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情形,但是保險業卻異常嚴重。

其實這個行為真的很令人討厭,但是考量到利益衝突卻又可以理解。
就我個人而言,理智上可以理解,情感上又唾棄這種現象。
這種心情其實很矛盾...
但事實上,有些人真的很專業、敬業,甚至讓人感到敬佩的地步。
只是一般人不會知道那些佼佼者罷了。
但我想那些人對保險業的貢獻,絕對無法抹滅。

而有些衛道人士,坦白說我對他們實在又愛又恨。
喜歡的是因為他們的觀點跟我雷同,
讓我覺得我並不是孤軍奮戰的微妙心態。

討厭的是,他們很愛做無謂或容易失真的比較。
其實保障這玩意是文字定義,用數字去做比較難免會失真。
比較有可能的是...以某些特定條件下做比較。
這樣或多或少會失真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保障越高,保費就越高,這點應該不難以理解。
(正確來說是指有相對關係,但並不代表有絕對關係)
重點在於該張保單,是否適合現在以及未來的保戶而已。
但是部分人士已經將節省保費放在保障之前了,這點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用矯枉過正四個字來形容,亦不為過。
只要不是它們認可、規劃的都會被先扣上一頂"你就是只想賺錢的業務"。
這點坦白說實在令人反感...
而這也是我跟某人結下樑子的主因,意外險跟壽險竟然可以拿來互相比較...


4.專業度的門檻越來越高
因為資訊的發達,造成人們找資料越來越容易。
而這也是專業知識漸漸的不被重視的緣故。
但我覺得這點各行各業都是相同的,也是必然的趨勢。

只是保險他本就是契約,要專業就是只能往條款、法條做研究。
而這兩點,坦白說保險公司不太會教育這塊,大部分還是以行銷為主;
造就了專業度累積不易。
但是以一般人而言,初期頂多"看完"條款,但卻不容易明白其中的意思。
換言之,你的自主性要夠高,要去自學才可以。

但很諷刺的...該專業只有理賠有問題的時候才能真正展現出來。
一般你在兜售保單的時候,恐怕很難展現出來你的專業。
若試著跟保戶詳細的解釋條款跟法條,恐怕對方會覺得你神經病。

再者,坦白說這跟業績好壞...關係並不大。
業績好壞的關鍵點,在於是否能刺激投保的慾望,而不是專業與否。
倒是偶爾會有人請您幫忙處理拒賠問題,這會有莫名的成就感。
但同時...也可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跟心力,這點就看自身願不願意受理了。


總結:
其實保險業可以做,但是盡量符合下列幾點:
1.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2.稍微有點積蓄,撐過初期沒客戶的時間點
3.可以不聰明,但是要會"判斷"
4.自主性要夠高,會適當的學習、開發
5.要會刺激對方投保的慾望
6.要塑造自己悲天憫人的情懷

坦白說個人對第5點跟第6點真的不太擅長,倒是其他點還算可以補強該缺陷。
只是業績好壞...通常取決於最後兩點。
換言之,最後兩點分數比重占最高。
這個雖然諷刺,但我想應該不難理解。


最後,會打這篇並不是說保險業不好做,進而達到剷除異己的目的。
而是各行各業都有他該面臨的問題,並非只有保險業是特別的。
主要是我希望新進的從業人員不要再將自己當免洗業務。
若真的1~6點你都不具備...那我很確定你會被當成免洗業務。
那不如就選擇其他較適合自己的工作,以避免浪費自己的生命跟時間。
這點不論對自己或對保戶,都會較為有利。
選擇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方式,絕對不會是錯誤的。
這句話不管放在任何人身上,絕對都適用。

但是最後兩點若真的夠強烈,甚至1~6點都具備,
那我想保險業的確可以讓你大展鴻圖。
2018-12-10 3: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問題 保險業務
最擔心的是被保人對保險沒有任何概念
認為保險是浪費錢、對業務員太信人沒做功課

最好的例子是汽機車的強制險
大部分都沒有保第三責任險
但出事賠償最多的就是第三方
第三責任險又有細分

很推薦加保第三責任險
最近新聞也有報導,倒車撞到跑車...
車主也很擔心對方沒保險
御御御御御 wrote:最擔心的是被保人對保...(恕刪)
這個只能靠溝通的方式讓一般人理解保障的重要性,進而產生投保的慾望。
只是我真的不是這麼擅長此點,比較著重在公正、客觀的分析上。

而車險我會建議投保兩種方案,為必要性保障。
至於其他保單,端視保戶需不需要該保障。
必要性方案如下:
乙式或丙式
第三人責任保險(2000萬)
失能(殘廢)增額保險(越高越好)
超額責任保險(2000萬)


車險最主要的保費是乙式跟丙式的問題。
這兩張沒有哪張會比較好,因為保障項目完全不同。
簡單描述兩者理賠項目如下:
丙式:只理賠車對車之間的碰撞所造成的損害。
乙式理賠項目如下:
1.碰撞
2.火災
3.閃電、雷擊
4.爆炸
5.墜落物或拋擲物
再簡單的說,乙式與丙式的差別在於乙式多了火災以及車輛以外的碰撞
例如自撞路燈或牆壁,或是爆衝等駕駛情況。
一般而言,若你是新手駕駛我建議可以考慮投保乙式。
當然,若自認是安全駕駛的話就投保丙式也無妨。


而機車族的話,一般來說我會建議直接投保超額責任險就好。
理論上3000萬的超額險,以機車族來說夠用了。
而且年繳保費好像也才1千~2千元而已。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