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我人生第一家任職的公司開始說起。
這家公司在中部算頗有規模,員工人數在五百人以上。裡頭辦公室人員不採責任制(有加班費),現場作業人員採計件制(以不同產品區分一件完成的單價)。
也因為現場人員是採計件制,所以一些五十歲以上的大姊們,中午時間在工作站吃完便當,沒有午休就會繼續工作。逢年過節需要拜拜的話,也沒有請假問題,拜完了在回來工作便是。
因此有些比較勤勞的大姊,月收入可以高達五萬左右,對他們這種年紀的人而言算是很不錯了。
我剛當到職時,老闆全家因為內線交易案跑路了,因此公司是由外聘的經理人掛董事長。
這位董事長認為員工辛苦工作,就該有相同回報,因此對於完成件數高的大姊們會給予額外獎勵紅包。
因此那陣子大家都做得很開心,很少聽說有人離職。
後來老闆一家人回公司了,第一件是就是把董事長撤換(換成他們原本開牙醫診所的兒子)。
老董事長的老婆(在公司掛董事長特助兼財務長)認為一個作業員,一個月領走公司五萬多元,實在太過離譜。
於是她下令檢討計件制度,逐步降低了每件數的價格。到最後,甚至把作業員薪資調整為一律最低薪資。
想當然耳,辦公室人員也在她的政策下,全部變成了責任制。
從那之後,辦公室人員幾乎走了一半,新人也是來來去去,平均三個月就會陣亡。
而現場作業員大姊則是礙於年紀大了,不好找新工作。於是放慢了速度,在公司裡過起了做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公司發現總產能比過去少了一半左右,只好到台南尋找外包代工廠,卻也因此讓產品品質變得相當不穩定。
以上就是我曾經看過的真實故事。
xyu8330623317 wrote:
故事要從我人生第一家...(恕刪)
看起來好像是 慶XX 公司
以他的產品與營運績效來看...會使出Cost Down大絕並不奇怪...
先求眼前活命,即使寅吃卯糧,總能苟延殘喘一下...好過馬上掛點(一掛點,所有資產被廉價處理,損失更大)!
產品品質不良,或許會侵蝕日後營運基礎...但那是「日後」的問題...日後再說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