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是許多人夢想而且又不敢走的一條人生道路。然而,許多人還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從事這個領域的服務項目,就一頭栽進去創業這條路。我認同創業需要一點點如同要結婚那般勇氣的衝動,方可以促成這樣的創業的動機。但是,創業似乎需要多一些些的想法與思維。那個就是---創新模式,或者我稱它可獲利模式。
當申請了公司的時候,公司法第一條明文規定:公司企業要以"獲利為目的"
我的解讀是:如果您的公司不能夠獲利,您就是「違法」。聽來似乎是個玩笑話。但是,它也訴說著:當您要創業的時候,除了要把產品服務品質顧好之外,更是需要知道自己的可獲利模式方可對得貣公司與股東。更要對得貣自己和家人。
而在此所提論到的可獲利模式,並非是成本加獲利等於售價。或者售價減去成本等於獲利的觀念。而是,市場有多少潛在客戶會買,最好是非買不可。這個數字是客觀估算且可以足以讓你像結婚般的衝動決定要創業。或者你可以讓商業模式是跳出一般非常理的思維模式(創意,但是一定要能夠賺錢)。這些我想都是足以讓您可以衝動去冒險走創業一條路~
而創業者的心態,我最擔心的就是:我最擔心的就是:一個只要賺10塊錢,全台2300萬人。只要千分之一會買我的商品,就夠了。聽貣來,好像很有道理「因為被數學給騙了」。但是,事實上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你要讓2300萬人「知道」就不容易(你的行銷/業務/廣告/企劃。要花多少代價?你有沒辦法足夠資金去燒?),還要消費者理性或非理性的去購買您的產品更是難。總括所有可能的因素,你應該可以客觀的去想自己的商品的市場。
隨著這十年來網際網路的變化,不少企業以及週遭朋友都選擇了運用網路協助企業本身在業務推動以及營運拓展可以有所幫助。但是,為什麼這們低成本的工具卻造成不少企業者或這創業者遇到瓶頸,而遲遲無法克服突破?
問題不在網路,而是在觀念。經營者或創業者執行者對於網路的運用態度問題。常常業者把網路當作免費或者是低價的(包含網路從業人員)都這樣被看待。您想:被看待的人受到不值得的待遇?他會用心幫您做好事情嗎?再者,網路上有許多免費的資源。如果執行者本身沒有去整合,探索,甚至沒有去執行。請問何來之結果?
當您把網路當作公司來經營,你所獲得的結果絕對不一樣。請相信我這個觀點。因為網路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你公司的各種形象與客戶對你的觀感(尤其是民生用品之大眾化商品與服務)。
至於是什麼樣的經營模式?我建議:只要網路上有的商業模式,您就不要學人家做!
如果您要學人家的經營模式去做?就一定要比對方強,而且要強上10倍以上。不然,您的經營模式只是與同樣競爭對手等著誰先倒下去而已,沒有絕對性的勝利。
我自己在網路工作了14年,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讓我們覺察到網路市場以及創業的精神。請問:第一個登陸到月球的人是誰?我相信您的心理一定有個人。答案也應該都對,再問:第二個登陸月球(比較晚下太空艙,我常說他只是緊張,先去尿尿)的人是誰?我相信沒幾個人答得出來。是的,這就是網路世界。要不,你是第一,不然,您不要與別人一樣的經營模式。
如今!大環境很不景氣~我不再貿然鼓勵年輕人創業。更嚴禁因為想創業去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