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永遠是最困難的 (工作與職涯)

寫這篇文章, 出發點主要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年輕人, 希望他們藉由我分享過去的寶貴經驗, 能幫助到大家; 不管是正在迷茫中, 又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去思考, 如何去想的人們。 畢竟, 絕大部分的人一生的選擇有限, 更重要的是, 不能做錯選擇; 因為大家的籌碼都很有限, 至少; 生命, 時間都很有限。

台灣是一個淺碟經濟的社會, 因為老百姓的思考觀念跟我國社會的特質, 使得我們普遍的在賺錢經濟能力上, 真的是非常不容易賺到錢, 而絕大部分的人都要面臨有一天中年失業, 老年失去經濟能力的重大憂慮, 更不用說要擔心自己的子孫如何能自己存活的下去。

台灣在過去這短短一二十年間, 真的有賺到錢的, 應該就是靠房地產的那群投機者, 再不然可能就是那些傳銷直銷, 或是全職詐騙為業的人。 台灣, 早就失去賺取國際財的能力, 在這塊土地上充其量事實上就是你賺我的錢, 我賺他的錢, 而不是賺外國人的錢, 而再因為銀行只放貸給有抵押品 (降低自己放款收不回來的風險) 的生意, 尤其是房地產, 事實上台灣的經濟是虛的, 幾乎都壓寶在還沒破的不動產泡沫, 從絕大部分的老百姓每月收入根本無法跟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的實情下看來, 這是很令人擔憂的事, 但我們政府卻又不敢有正確的做為。

而另一件需要每個年輕人都十分注意的事, 就是自己所選擇的職業的未來性: 長久? 穩定?

最近, 一個認識一二十年, 從小一起長大的老朋友來找, 對談中不難看到他的擔憂。 他所任職的工作已經十幾年了, 身為老闆身邊的人當然薪水也很不錯。 但問題就在於, 他所任職的這家公司, 到底還有幾年的光景? 他們公司產品是電視機上盒, 以外銷為主。 說白了, 這種產品就只有在網路還不夠發達 (或是網路使用費用昂貴的國家) 還有其生存的空間, 這, 是一種可以輕易被網路所取代的一種事業, 就好比我第一份工作 – 光碟機工廠一樣, 是隨時就能輕易被快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 網路產業所幹掉的產業。

四十初頭的他, 從沒換過工作。 但這卻也是一個問題; 這個年紀的他, 還可能換跑道, 從基本幹起? 如果不是有專才被獵頭挖角, 連換工作要保有目前的高收入都幾乎不可能。

另一個也是認識一二十年的老朋友狀況也差不多。 也是四十多歲的他所任職的五金產業 (機櫃製造商) 面對大陸報價只有他們一半的競爭 (對岸產品也做的不錯呀, 還有創新呢! 並不是便宜就沒好貨~) 公司業務節節敗退, 不但老闆慢慢年邁 (也無力再衝刺, 創新, 訂單有接到也好, 沒接到就算了) 其二代也完全沒有接手的意願, 自己這份工作還能做多久, 何時會被資遣, 沒人知道!

而兩個朋友的孩子都還小, 房子, 車子也都還有貸款壓力, 很快的再幾年也許就需要面對自己雙親因年邁而需要額外醫療花費的經濟壓力, 因此面對未來, 怎麼可能不擔憂, 怎麼可能不茫然?

我相信我這兩個好友的狀況, 是非常非常多台灣員工正在面臨的狀況, 不僅目前的工作 “吃不飽, 餓不死” 還要面臨有沒有明天的恐懼跟壓力。



回想起自己十幾年前, 第一次被騙合夥, 雖然沒賠多少錢, 不算有損失, 但那時意識到的失業無收入壓力與不明的未來, 我第一次得到了憂鬱症, 還是極為嚴重的急性憂鬱症, 甚至一度擔憂到連呼吸都感到困難; 因為隻身在上海, 不想讓家人擔憂, 看著身邊當時的女友, 不知道能給她甚麼樣的未來? 因此對於這兩個好友所面臨的擔憂, 我真的也有經歷過!

俗話說, 男怕選錯行, 女怕嫁錯郎; 演變到現今的文明社會, 男女所面臨的壓力, 要在這社會上存活下去的壓力, 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但女性會更辛苦許多 (尤其是如果又有孩子的話)

台灣到現在, 還是一樣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的觀念, 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清楚說, 會讀書, 事實上只是一種技能 (我常說會讀書的人只是讀書這 “專業” 很厲害) 離開了學校, 他還有甚麼其他技能能養活自己?

在求學階段, 我本來就不算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成績都在中後段班, 考試成績單能有 85 分就感覺對自己很滿意了, 對於那些每科都考 100 分的狀元同學們, 雖有時也會羨慕; 羨慕怎麼他們那麼會讀書, 會讀書的孩子就是比較受老師, 長輩疼, 但我讀書的能力就這樣而已。

我是 book smart 嗎? 不, 我自己知道我屬於 street smart, 因此我從來就並不屬於高學歷 – 能進到國際百大公司, 因學歷而吃香, 頭上頂著長春藤名校光環, 高級的面試機會總是比較多, 會被獵頭公司挖角的人, never like this!

就因為我被選擇的機會幾乎是零, 現實社會逼得我必須, 學會選擇! 但對的選擇, 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是那個不被選擇的, 加油, 因為我們很可能註定就是要靠我們自己!

對於年輕人人生與職涯的選擇, 就如同現在如果我能夠告訴十幾二十年前的我, 還是以下重點中的重點

1.永遠以自己的興趣為主。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是你自己打從心底喜歡的, 相信我, 你不可能做的長久。 而如果這工作中又有其他讓你感到心煩, 火氣大的事情 (不管是人, 事, 物), 你每天就簡直是活在職涯地獄中。 而如果你這工作又是要做個幾十年, 你會很容易對人生感到灰心。

在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中, 你至少會是快樂的, 也因為是自己的興趣, 才能在中間不知不覺投入所有精力, 由此而可能發展出新的想法或者創意。

也許你會問, 但如果我的興趣無法讓我賺到錢, 那怎麼辦? 很好, 那你可以選擇多種嘗試, 混入不同創意 (這點台灣人很厲害) 當第一個讓自己在這興趣中想到怎麼去賺錢的人; 至少你的頭腦開始動起來了, 只要肯動腦, 基本上天無絕人之路。

2.外語能力永遠是需要放在心上的! 不管喜歡哪種語言, 多會一種都好! 以前沒網路, 資訊不流通, 因此似乎沒有外語能力也沒關係, 反正我們就在這個小島上生活, 幹嘛要有外語能力? 但事實是, 現在的資訊因為網路而非常快速的流通, 唯一會阻礙我們跟全世界一起進步的, 就是語言能力了!

而事實上不管你知不知道, 認不認同, 沒有英文能力, 你就是這國際文明中的弱勢, 跟殘障人士永遠比較吃虧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其實很恐怖, 因為沒有語言能力這強大的工具, 就好比原始人沒有工具只能都靠徒手來, 怎麼跟的上大家?

現在的人非常超級幸福的, 就是有非常發達的網際網路; 不管是要找資訊, 或是要發表資訊讓其他人知道, 都非常容易。 但是沒有語言能力, 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隔閡, 也很可能斷送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那要怎麼學語言? 聽我一個勸, 別去補習班, 有勇氣一點, 存夠了錢或者請家人資助, 直接去想學習那語言的國家, 住個幾個月! 還要多去幾次! (沒錢移民沒關係, 至少還能入境就好) 沒有一個補習班比整個大環境還要能教的好! 台灣的補習班幾乎都是沒用的 (打點基礎還可以而已), 因為真正語言的學習重點, 從來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重點在於為何要使用那個名詞? 跟當地人的邏輯觀念與思考模式, 這些, 補習班老師自己都不懂了, 怎麼可能教你?

多會一種語言, 你比別人還要能夠活的好的機會就不知道多了幾倍!! 能夠早點成功的機會不知道多了幾倍!!

3.永遠別忘了, 如果這個世界是錯的? (what about if the whole world is wrong?) 不認同的人先別急著回嘴; 如果這個世界是對的, 為何世界越來越亂? 為何財富不均越來越嚴重, 為何不幸的人越來越多, 為何天災越來越多? 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無法開心過日子?

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談論很久的話題, 重點在於, 如果你選擇了相信這句話, 那你至少可以時常保有一定的機警性與敏感度, 至少, 溫水煮青蛙的那隻青蛙, most unlikely will be you! 至少, 你的腦袋瓜會一直在思考。

4.多個一技之長, 不僅不用怕沒飯吃, 你還能比其他人多點, 活得好的機會! 別小看黑手, 各種行業的技師, 當大家都在怕科技產業的變動, 人工智慧, 自動化科技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我就不相信有人敢給機器人理髮! 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只靠雙手的技能, 只要你能有一技之長甚至有自信自己已經練到爐火純青, 偷偷在快速賺錢的就是你! (惦惦吃三碗公!)

5.滾石不生苔, 別急著把自我放第一, 別不爽就換工作, 不要以為一個工作只做幾個月一兩年是正常的, 那只證明不是自己常在做錯選擇, 就是自己定性不夠。 試問自己常在做錯選擇, 定性又不夠, 那, 你還能負責自己甚麼事? 機會真的只給準備好的人, 你如何能當這個已經準備好的人?

6.最後, 也是最重要的, 選擇敢去嘗試。 只要不是做壞事 (有些事情一碰你一輩子就完了…. You know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一定要敢踏出嘗試的那一步。

當然這也是最難的, 似乎絕大部分的人除非是被逼到了, 否則基本上在台灣的教育觀念下, 根本不敢去嘗試。

人生, 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就是我們還能去改變; 而能夠改變的前提下是因為我們有機會去嘗試。

樓主我自認我這輩子不可能過的太糟, 甚至不可能輸人太多, 除了上述的我都有做到之外, 就是我未來還敢再去嘗試各種我想去做的 (因為我已經突破了自己的心防)。 我的人生也因此有無限可能, 因此而精彩, 我的人生也因為如此而有機會所願滿足!

文長, 我相信有耐心看到這最後的, 也許你是個正在迷茫的年輕人, 也許你是個正在面臨選擇的人, 加油, 人生本來就不容易, 但我們都有權利, 讓自己跟身邊所愛的家人朋友們都活得更好。

最後引述一句:

“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ell…. That comes from poor judgment”




2018-10-11 2: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工作 職涯
george306 wrote:
寫這篇文章, 出發點...(恕刪)


好文,推。這經驗也是從過去選錯行而來。
恕刪,好的訊息不再分享
george306 wrote:
寫這篇文章, 出發點...(恕刪)


感謝分享

1. 不認同
2. 認同
3. 看不懂
4. 認同
5. 認同
6. 有條件認同

共勉之⋯⋯

george306 wrote:
寫這篇文章, 出發...(恕刪)


很經典的一篇文章,感謝樓主分享心得。


mascotqoo wrote:
所以您目前只能發感...(恕刪)


Mascotqoo 兄

其實, 有, 但我的個性是做到了再說, 最主要也是一種個性使然 - 我既然已經能實際做到了, 我就能伴隨著想要一起做到的人往前走

而實際的挑戰卻是很多也很根深蒂固 - 每個人家庭的教育觀念, 基本國家的教育體系觀念, 自己身邊各種緣所帶來的各種新觀念 (或觀念上的變化) 是最核心的問題, 使得要幫助更多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要能夠創造出一個我們要的環境, 舉例而言, 也許創辦自己理想的公司 (職場文化), 大學府院 (訓練年輕人的思考能力), 由一群人協助改變另一群人 (您說的, 年輕人) 的觀念。

也許您也有些想法, 有機會的話希望能聽聽看~

台灣是個寶島, 我也希望我們國人越過越幸福

感謝您的回覆

george306 wrote:
Mascotqoo...(恕刪)


不錯的文章,已收藏。

“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ell…. That comes from poor judgment”

這個收尾也很棒。

感覺樓主三觀大致方向都很正確,也不太偏激。希望之後有機會看到更多的文章。
恕刪,好的訊息不再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