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覺得「經濟成長率」這個指標怪怪的嗎?

如果一個農夫,擁有一塊地,每年種出來的收穫應該都算固定,平穩。那如果他也為了所謂的「成長率」,希望自己的利潤不斷增加,而去使用過度的肥料、藥劑等,讓作物年年增加,或者尋找更能降低成本的種子,而不顧品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順應自然,應該是一開始追求穩定,成長,但是到某個階段後,永久持平,抑或者有時候接受退步才叫正常嗎?

所以經濟成長率,是否可同樣地接受不動、負數,為了健康且永續地讓社會正常運作下去?同理,公司也是如此,希望別為了「數字」,而虧待員工跟顧客了。
2018-09-18 10:51 發佈
appleb wrote:
如果一個農夫,擁有...(恕刪)


因為亞洲商人各個都是戴眼鏡的大近視眼...lol
因為馬英九執政8年經濟成長率太差,開始有人說「經濟成長率」這個指標怪怪的

wisin0711 wrote:
因為馬英九執政8年...(恕刪)


我沒有要針對哪位政治人物或為誰護航,只是單純地因為公司興櫃,所以為了要給股東看「漂亮的數字」,而對原本形同戰友的員工提出各種過度公私分明、劃清界線的要求感到不太能釋懷。原本是如同第二個家的公司,後來變成純粹公事公辦、還分部門看績效,沒達到還要裁撤。或許當初是為了能給員工更多紅利,但後來似乎變了質,變成看股東臉色過日子。細想後覺得問題可能是出在「成長率」這個指標,所以提出來跟大家討論。
appleb wrote:
我沒有要針對哪位政治...(恕刪)


你可以回他,雖然沒什麼成長率,但是要想哦,很多公司都倒閉,我們活著,
不賠錢就是好的開始,站穩才能走的久

appleb wrote:
如果一個農夫,擁有...(恕刪)

這個指標一點都不怪好不好, 只怪你的假設太狹隘了
以你的例子來說, 你有沒有發現欠缺了什麼?


你 完 全 忽 略 了 生 產 工 具 的 改 善


這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農夫跟一片田而已, 還有做肥料的, 做鋤頭的......等等
環環相扣才能形成一個社會, 只要任何一個環節有人想出新idea造成生產效率改善, 那麼經濟有什麼道理不成長?
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不在於體力, 在於人的腦袋遠比動物強啊!
meridian wrote:
這個指標一點都不怪...(恕刪)


我是出於以小觀大的立場,由個人可以推到企業、國家、地球。

想了很久,發現生產工具的改善並沒有把「人性」、「人腦而非機器腦產生的各種策略」、「族群的智慧」列入考慮,以下拆開成幾點來說:

1、它只接受進步,不接受如波一般,高低起伏,有時候衝刺,有時候沉澱休息、甚至先蹲後跳的狀態。
2、族群是有智慧的,數量多到某一個程度,就會自動停止繼續增加,避免過度耗損,公司也是,不會永遠都在擴張(風險考量)。
3、人類是有習性的,一把斧頭可以用個幾十年都不換,能用就好的例子很多,公司也是如此。
4、沒考慮因各種生產工具的進步帶來的高齡、環境成本等隨著時代往前推進,新產生的各種問題。
5、沒考慮因為全球化整個資源重整,不管是公司、國家,可能會一時措手不及,需要停下腳步來好好學習(可能還因資訊爆炸、技術變革,造成學錯東西、下了錯誤的決策)、觀望,甚至結束目前的認賠,以後重新再出發的問題。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才讓我覺得公司變冷吧!反之,若能視不動、退步為正常,而非進步得少一點就開始擔心、找問題,或許壓力會減輕,社會也會更和諧、溫暖一點。

(抱歉,我非本科系,若有說錯、沒考慮到的請多海涵)
appleb wrote:
如果一個農夫,擁有一...(恕刪)

有人說‘不退則進“就是成長了

robin006 wrote:
有人說‘不退則進“...(恕刪)


從數十年如一日,總是很難拆的衛生紙包裝,以及越來越多的食品添加物(顯然降低成本用),我看不出來成長在哪。

我想知道我吃的是「芝麻粉」還是「芝麻風味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