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替代役的選擇

背景:
大學及研究所都是四大,不過大學時並非資工系,但研究所是資工所。
履歷基本上看起來是個有1~3年工作經驗的系統軟體工程師...不過是今年要畢業的新鮮人。
民國82年底出生...最後一屆的1年兵,研替是3年。

問題:
剛升碩二時,有找到某IC大廠(簡稱A)在內湖的研發替代役,原本預計今年就要去內湖工作三年了,
但是前陣子被另一個IC大廠在新竹(簡稱B)的主管發現我的論文成果,就給了口頭offer(明年研替),
想要我拋棄A,去他們那邊繼續我的研究。

不過問題來了,A其實早已被B併購(不論去哪工作,以後都會說我在B工作),正職薪水完全一樣,如果要拋棄A,
必須要技術性延畢,然而因為大公司是以學歷敘薪,需要技術性延畢的6個月,B公司願意以長期實習生的身分聘,
但是薪水只有3萬(大學生學歷),而正職如果把非經常性薪資也平均算進去,其實大約是可以領到3~4倍的實習生(大學生學歷)薪水。

也就是工作內容上,我個人認為繼續我的論文研究,去B公司上班,似乎研究上比較有前景
(非錢景,因為全世界可能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做類似的事情,感覺以後也不可能換到類似的工作),
但是今年11月~明年5月都只能領3萬/月,看著旁邊的人做差不多的事,但至少領3倍以上的薪水...

以A公司第一年新人半年大約能領到55萬左右,B公司因為實習生的身分,只能領18萬,還要繳2次研究所學費(共4萬),
外加新竹市(清大這邊)租房(10-12坪,2人住)8000/月 對比 內湖13000/月,42(6個月實習+3年)個月差21萬,
還有伙食費差距,因為A公司午餐要出去吃(晚餐免費提供),B公司是午晚餐都在公司吃(補助一部分),
我猜內湖每個月大概比新竹市多出2000/月,42個月差約8萬,
交通費的部分都一樣是騎機車,所以就沒差了。

總結來說,實質金錢會差55-(18-4+21+8)=12萬

選A公司,按照預定計畫在內湖上班,會多12萬(還沒算年資會多半年),而且女友因為是醫學相關科系(物理治療),
台北的醫院很明顯比較多,似乎工作對她來說比較好找,還有因為沒在台北生活過,可能還有一些新鮮感。
(曾經在台中、台南、新竹 生活過)

選B公司,會少12萬,役期延後半年開始(因為明年第一梯我猜5月),會擔心之後會不會不想做,但是被綁更久...
工作內容比較具有無法取代性,可是擔心那半年看到旁邊的人,內心會過意不去,明明都做相似的工作,可是我少領3倍...
假日感覺比較無趣,但是研究所沒有白念。

A公司及B公司的職位,都是在各自的 核心軟體技術部門,可是A公司的職位比較偏向我大學自己學的專業,
B公司的職位就完全是我研究所的論文。


請問各位大大,我已經被這問題折磨了好一陣子了,作夢都在想,不曉得有什麼意見能提供嗎?

已經把身邊的工程師朋友們(A、B公司的都問了)問過一輪了,
工作順遂的就會說,能夠把專業有延續性很重要,支持B公司。
如果不順利的,就會說,A比較實在,早點結束早點脫離。

去年找工作,拒絕了11個B公司的機會以及3個A公司的機會,好不容易才在15個機會中選定目前的A公司缺...



謝謝各位的寶貴意見
2018-06-22 16: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替代役 選擇
Deeva wrote:
背景:大學及研究所...(恕刪)


半年後B不錄取你就GG了,
私下協議並不受役政署保護,
出了狀況只能靠自己去爭取,
不怕求助無門的話....

另外先想想為何要研替,
現在替代役期約11個月,
到不好單位想逃比登天還難,
要當自由球員隨時都能離職,
還是被綁三年,
好好考慮清楚吧。
儲存文章中, 因系統忙碌需要較多時間, 請耐心等候...
Deeva wrote:
背景:大學及研究所都...(恕刪)


為何B不給你今年的缺?
deepriver36 wrote:為何B不給你今年的...(恕刪)

 因為研替本來就是明年的缺,類似預聘。

像是我去年找今年的缺,今年是明年的缺。

B公司該部門,不常有新人的缺額,去年他們沒有缺(該主管說的,然後我學長前年剛好去那部門實習,也是沒有缺,所以畢業後跑去別的地方工作了)
Deeva wrote:
背景:大學及研究所...(恕刪)


算了老半天,剛畢業而已為什麼要這麼在意錢?

選工作內容有發展性的就好。

我是做IC設計的,好好做,幾年後的新薪水跟第一份工作相比都是用倍在算的。

不要執著算這些小錢,浪費時間。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