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這二十天的實習,看到了民間媒體與軍方媒體之間的差別,同時也看到了外面職場與軍中環境的差異。自從我讀軍校以來,我一直都很納悶為什麼家人一直要我來讀軍校,如今我大概了解他們的用意了,確實來到了外面的職場後再和軍中的環境相比,軍中儼然就是個溫室,軍中幫你做好了很多在外面社會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從某方面來說這是不錯的,有人幫你把事情都處理好了,應該沒有人會討厭這樣的事情吧,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沒有人會理你,你完全要靠自己,可以說軍中是另類的舒適圈,曾經我在奮鬥月刊中看到一篇文章是寫一位志願役士官合約到期後就出去社會打拼,結果過不到兩年就又跑回來當志願役了,這證實了軍中從某方面來說確實是舒適圈,但同時也道出了很多職業軍人的悲哀-缺乏社會競爭力。
從一般傳統父母的角度來看,在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下叫小孩去讀軍校當軍人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們不想小孩到社會上受這麼多的苦,但這種作法無疑是「只給小孩魚吃,而不教小孩釣魚」的概念,短時間來看小孩卻實不用像外面一般大學生一樣擔心就業的問題,不過他們似乎沒有想到小孩並不是一輩子都會待在軍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拿到終生俸,遲早有一天會回到社會當中和外面的人競爭,而到這個時候小孩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和外面的人競爭,我覺得這才是父母所該擔心的事情,他們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應該試著教孩子釣魚而不是只會給孩子魚吃,否則等到小孩回到社會後大概就是所謂的中年失業,缺乏社會競爭力只能從事現在社會上說的「三保」,當然並非全部的軍人都是如此,只是類似的情況為數不少。
Ray time wrote:
經過了這二十天的實習,看到了民間媒體與軍方媒體之間的差別,同時也看到了外面職場與軍中環境的差異。自從我讀軍校以來,我一直都很納悶為什麼家人一直要我來讀軍校,如今我大概了解他們的用意了,確實來到了外面的職場後再和軍中的環境相比,軍中儼然就是個溫室,軍中幫你做好了很多在外面社會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從某方面來說這是不錯的,有人幫你把事情都處理好了,應該沒有人會討厭這樣的事情吧,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沒有人會理你,你完全要靠自己,可以說軍中是另類的舒適圈,曾經我在奮鬥月刊中看到一篇文章是寫一位志願役士官合約到期後就出去社會打拼,結果過不到兩年就又跑回來當志願役了,這證實了軍中從某方面來說確實是舒適圈,但同時也道出了很多職業軍人的悲哀-缺乏社會競爭力。
放屁,外面有制度的公司,很多管理觀念和軍中很像!!
事實上很多退伍軍人去民間公司是如魚得水,自我管理、實踐能力很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