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社工帶走我的媽媽


那是一個國二的女生,同事在輔導的案例,小時候單親因為母親酗酒毆打她,所以被強制安置,後來就安養孤兒院這樣的機構。

大家可能覺得她會因為這樣而感謝那些社工、輔導員,但實際上跟他談過後,更多的是不諒解和恨意。

【如果這些阿姨、叔叔不要出現,我家人就不會離開我】

那是很深的敵意,讓人嚇一跳原來她不是感謝那些事情,我想既便是被打過被揍過,但是孩童會遺忘,而選擇擁抱那些疼痛,覺得再壞也是家人是自己人,社工和輔導員們就算再好,也是外人。

社工常有開玩笑,走進門後出來每個人都恨你,你救的對象;你拆散的家庭;你隔離的對象,血淋淋的寫照,然後薪水也很少。

應該是要救助人的,讓這個世界變得很好,但是實際的世界運轉後,去阻止高風險家庭,救的人滿身傷,被救的人也創傷,被阻止的人恨你。


社工輔導這種工作,真的是全靠熱血苦撐的。
2018-05-11 16: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社工 媽媽
我想問問

這些被社工救走
然後安置在中途之家的孩子們
日後的發展真的會比在原生家庭好?

我個人解讀是這樣的
一個中途之家出來的年輕人
去應徵個具規模的公司
想必會被問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
這樣就大幅降低錄取率了

即便長官不在意
但同事也一定存在著鄙視的眼光
酸言酸語,處處刁難,日子也不好過的
所以絕大部份的孩子,只願意去找小公司
因為,除了薪水差之外,至少能保有尊嚴
(廢話,老闆撿到廉價勞工還有嫌的嗎?)


我實在不認為
把孩子硬拖出原生家庭是個正確的作為
因為,這就是我的真實經驗

有想過嗎?
你的熱血,可能造成別人的流血阿
自從我用了假文憑,不但人變帥了,頭腦變聰明了,連績效都拿A+呢!你說是不是很神奇阿?

笨笨大龜 wrote:
那是一個國二的女生...(恕刪)


關注一下


那麼為什麼要有社工的存在?

如果這些制度只是加害 那為啥還持續進行中?

還是說人生根本無解 愈界入就愈複雜

我倒不這麼想,因為人們永遠無法知道留在那原生(有問題)的家庭,會演變成什麼樣子,

當下會被移置,一定是發生了需要被制止與干涉預防的事情,

社服機構畢竟還是有其方法論或統計或什麼我不會講的經驗法則,

只能說是權衡之下的選擇,來做這件事

帶離原生家庭的確不是件好事,但肯定的是待在原生家庭只會更糟(至少當下是已經發生了事件),

我雖然只是旁觀角度看事情,也無法從你的觀點去揣摩我無法感受的事,畢竟我沒這樣的經歷,

只能就一個基於社會福利的考量下,對他們做這樣的事做這樣的決定,

以及志工們的苦衷,給予肯定與支持。

社工們做的事,不期能獲得當事人的感謝,我想只能寄託在對於生命保護的使命感吧...
你一定是瘋了 wrote:
我想問問這些被社工救...(恕刪)
哪一個具規模的公司,會主動去挖求職者過去家庭問題?

我倒是想問,如果原生家庭正常,不會危害到小孩成長
又怎麼會出現需要社工介入的問題
問題的根本是在於原生家庭,而不是因為社工介入才發生問題
如果社工不介入,是否連長大成人去應徵工作的機會都沒有?
不要隨便倒置因果
呵呵,所以你們不懂

我算是比較特殊的
雖然用了不光彩的方式生存
但我頂多是被人說孤僻,性格奇怪
至少,表面上還是一個人

如果我照他們的方式生存
那你現在應該是說我
敗類,人渣,危害社會,更生人

簡單說吧
如果,我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
那麼,我是一個什麼都敢做的人

想想
與其製造出這種怪物
不如早死早超生
還是,你希望多點這種怪物
來突顯你們的高潔?
自從我用了假文憑,不但人變帥了,頭腦變聰明了,連績效都拿A+呢!你說是不是很神奇阿?
人長大後若遭遇不順,就會想著如果當初哪一點不一樣,是否現在就不一樣

這是正常心態,卻不是實際的現實
或許當初留在原生家庭現在有機會更糟,不是嗎?




我周遭有個案例
小朋友在原生家庭當初都三餐不繼缺乏照顧了
不帶離原生家庭,是要讓小朋友忍飢忍寒嗎?
而且社工最先一定是找原生家庭的親戚家族做安置的第一選擇,沒得選才會專業安置



真的,有時只是幻想,純粹是自己在想
沒帶離原生家庭未必就好過帶離

而且只要雙親的狀況改善夠的話,經評估後是可以接回小孩的



笨笨大龜 wrote:
那是一個國二的女生,同事在輔導的案例,小時候單親因為母親酗酒毆打她,所以被強制安置,後來就安養孤兒院這樣的機構。
大家可能覺得她會因為這樣而感謝那些社工、輔導員,但實際上跟他談過後,更多的是不諒解和恨意。
【如果這些阿姨、叔叔不要出現,我家人就不會離開我】
那是很深的敵意,讓人嚇一跳原來她不是感謝那些事情,我想既便是被打過被揍過,但是孩童會遺忘,而選擇擁抱那些疼痛,覺得再壞也是家人是自己人,社工和輔導員們就算再好,也是外人。
社工常有開玩笑,走進門後出來每個人都恨你,你救的對象;你拆散的家庭;你隔離的對象,血淋淋的寫照,然後薪水也很少。
應該是要救助人的,讓這個世界變得很好,但是實際的世界運轉後,去阻止高風險家庭,救的人滿身傷,被救的人也創傷,被阻止的人恨你。
社工輔導這種工作,真的是全靠熱血苦撐的。



想想那個國二女生
可能從小跟媽媽相依為命
媽媽平常很正常
喝了酒就不正常

讓我記起一個同學的童年,
他爸爸平常很正常
喝酒之後就家暴
媽媽被打到受不了離家出走, 沒有再嫁
他們三姊弟從小爸爸只要喝醉酒, 半夜叫他們起來罰站打罵
三姊弟長大開始打工賺錢之後就搬去跟媽媽一起住
爸爸後來口腔癌死了, 他們最後還是都有去看爸爸, 跟爸爸講他們愛他...

對這個跟媽媽相依為命的小孩來說
媽媽打她 她不會覺得媽媽不對
因為從小媽媽就是一切, 媽媽教育她當然是對的

把小孩從家暴家庭帶走, 政府本意是對的
但是像這樣的情況, 如果小孩希望找媽媽
如果社工可以很頻繁的去家訪 想辦法導正媽媽的行為
幾年後小孩更大了也就不用社工擔心

不過我講的很簡單, 一個社工如果只需要處理3-5個案子 應該還可以
如果要處理30-50個案子, 那根本沒心力去處理這種問題.



我相信會有你說的這種人.但更多的是.有不去幫她會有生命危險.或傷害別人的人
可能還小,想不透,過幾年我覺得他想法就會變了

還有薪水跟家裡發生什麼事並沒有關
你救的對象隔離的對象.之後不自己努力,薪水當然低

我猜想,會不會是缺乏後續的心理輔導。

當然這牽涉到資源及人力,以社工的工作量不可能兼顧得到,必須要有更多的臨床心理師來協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