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開始發達
電商崛起.
但電商家似乎越來越愛打破"行情"
可能一件衣服 賣一個賺約100
給店家賺錢當然天經地義
賺200 可能被罵黑商
賺50 是愛心良心事業
可是現在好多家都只賺那10塊
幾乎都是成本價去賣
目標是賣1萬個就賺10萬了
但這商品..永遠只能賺10塊了
而且現在又有直播賣..
剛還看到大盤直接賣批發價.
通常在一條同類型的街
同樣產品價格都會是一樣
只是各商家會以其他優惠去做行銷
現在則是直接在價錢上做行銷
雖然一般民眾可能不會被削的錢包掉一層皮
但消費者是被養出來的
久了之後東西就沒了它的價值
這種事情久了
難道對整體經濟沒有打擊嗎?
哀
小小個人商人的想法
就算是進口商品
很多人也願意出國觀看原價
同樣的商品你賣100人家賣80
想也知道客人會跟誰買
這是一種國內市場競爭力的問題
尤其台灣人就是貪小便宜
你不抓住胃口你怎麼賺錢?
有空多多觀察淘寶
就會知道台灣電商市場多沒競爭力
現在買空賣空的貿易批發才能賺錢
本身也有在泰國兼職反正也不用繳稅
若要說影響我也只能說各憑本事
商品通路不是人人有本事開發
尤其是國際上的通路最有難度
光是語言就可以讓很多人死光光
如果你跟住當地的華人合作
又要被別人賺一手那是很蠢的行為
好啦就算讓客人知道原價好了
扣除所有自行前往的成本
他細算過後就知道找我們才划算
最後的勝利者依舊是業主
影響的頂多是底下沒能力的員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