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一把青導演:台灣演員基本功紮實 優勢仍在創意

基本功紮實 台灣優勢仍在創意 

媒體生態改變,衝擊電視平台收入。製作費難以提高,文化部補助、配套措施遲遲未見完善,加上中國崛起,影視環境四面楚歌,台灣的內容創作者還有優勢嗎?

「只要有足夠資源,台灣節目絕對拍得更好。」蔡東文仍充滿信心:「中國是用人海戰術,一個畫面用二十四部機器拍,我們六部、八部拍出來,而且還是很精實。台灣的軟實力就是創意,台灣演員基本功比較紮實。」

張舒斐看得遠:「台灣人要記住累積創意,因為中國現在還不太需要台灣原創,但是當全世界沒得抄襲的時候,中國可能就會需要創意。我們要有更多閱讀,才能更多沉住氣。現在環境很速食,可是速食沒辦法創造經典。」

台灣的優勢是文化底蘊和多元社會,能夠吸收揉合成自己的東西。廖健行談道:「因為台灣沒有中國對政治、宗教、戀愛取向的窠臼壓制,是自由創作的地方。只是我們能提供的舞台太狹隘,出資者如果只想複製別人的成功方程式是行不通的。」等待好劇的觀眾很多,而台灣許多持續努力的創作者,正在摸索並開創新興平台的成功方式。

廖健行笑著形容,拍戲是一種手工業,就好像在路邊賣豆花。沒有固定的上班地點,工時非常長,在擺攤時會被警察趕,也可能被開罰單。我們的消費者就是普羅大眾,作出來的豆花只要吃到的人說一句:「你們做的豆花好好吃!」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從極為少見以禮儀師為主題的《出境事務所》、講麻醉師故事的《麻醉風暴》,到歷史題材《一把青》,「類型劇」、「職業劇」可說是近年來台劇的新風潮,或許市場真的出現了一些變化。

究竟台劇能否出現新浪潮,還是依然岌岌可危?2016年剛出爐的金鐘影帝吳慷仁不放棄的精神,為戲劇圈下了最佳注解:「我真的很想要鼓勵大家,我們在台灣拍戲很辛苦,賺不到甚麼錢,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選擇。幫幫我們,我們可以更好,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分的,但是我們總是可以當最努力的那一個!」

天分、努力、創意、用心,或許更有機會獲得尊重、獲得資源。這條路很難行,又有多少為了戲劇而活著的靈魂,努力想要激起陣陣漣漪?!

台灣重在創意,為什麽不能利用台灣創意,結合大陸的資金,振興台劇?馬政府在位8年卻沒有這樣的長遠規劃,導致台灣小熒幕一步步被韓劇蠶食,可恨可氣可嘆
2018-03-03 17:42 發佈
偶系426 wrote:
基本功紮實 台灣優勢...(恕刪)


台灣人創意比較好→這句話好常聽到,但我覺得這句其實更像"安慰獎"或是"安慰話語"。
台湾电影也许有点起色九把刀的新电影怪物已经看过了我挺惊讶的是台湾拍丧尸片 电视剧就算了 九把刀也不是因为政府怎么怎么样才出名 你们台湾人成天怨天怨地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李安都说了少看点台湾电视上的东西 保智商 看多韩剧让人变弱智
偶系426 wrote:
為什麽不能利用台灣創意,結合大陸的資金,振興台劇?馬政府在位8年卻沒有這樣的長遠規劃,導致台灣小熒幕一步步被韓劇蠶食,可恨可氣可嘆


這種事也要找馬維拉出來救援嗎?
結合大陸資金?
結合大陸資金?
結合大陸資金?
我有沒有看錯?
馬政府8年是怎樣過的,你不知道嗎?
人啊,千萬不要學菜政府專門講幹話啊。



偶系426 wrote:
基本功紮實 台灣優...(恕刪)


哪一句話說到"演員基本功紮實"
台灣演員基本功紮實?? 當我眼睛瞎的嗎??
台灣的優勢是文化底蘊和多元社會!
也不想想這文化底蘊跟多元社會的根本是從哪裡來的!
也是啦!當吃完老本後剩下的只有最美風景了

yimopan wrote:
台灣的優勢是文化底...(恕刪)


聽了我都起鷄皮疙瘩!!!

每次不如人的時候都説:其實我們很不錯,衹是...

自我安慰的藉口很多,非常阿Q.

人家才不管你這些,秀出好作品、好產品、秀出實力才是唯一的正道。
这是想骗我们大陆的钱了😂😂😂
20年前台劇風靡大陸的時候會怪市場小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