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蝦密!總公司年終發1千萬 高層領走800萬

蝦密!總公司年終發1千萬 高層領走800萬 其他每人5千元

3.完整新聞內文:

撰文=鄭國強( 攝影/鄭國強)

一家總部設立在中國的教育用液晶電視公司,2017年獲利大好,總公司決定發放1千萬元
獎金給位於新店的子公司,當作年終紅利。一名公司內部人員透露,台灣區總經理和一位
資深副總兩個人,決定配發八百多萬給自己,剩下兩百萬由其他四位副總,十幾位員工領
取,「我們基層人員每個人只能領到5000元。」

這件事情發生在上個月的新店工業區內的一家大尺寸教育用液晶電視廠,當總公司宣布發
放1千萬的獎金時,讓許多主管感到興奮,沒想到,總經理和一位副總討論後,配發了其
中八百多萬給自己,一部分的獎金用於採購新車,當其他資深副總得知前往抗議,竟得到
對方回覆「沒關係的,明年就輪到你們了。」

高層領走800萬,基層每人5千元

至於剩下的200多萬元,由其他4位副總級剩下十幾位員工分紅,一名員工向記者透露「一
筆一千萬元的獎金分下來,我們基層每個人只能領到5000元,快氣炸了。」

一家前500大上市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表示,台灣的電子業多師法歐美大廠,比較透明化、
有制度,行政部門獎金來自於獲利分紅之後,由該部門主管全權調配,一般都會按照各員
工的績效KPI來分,常見的是分5等級,表現最優等A級拿最多,例如4個月,績效最差的E
等級領最少。

「通常,連續兩年都領最少的職員,大概對自己生涯規畫也有所準備,多半年後就會準備
面試新的工作,或上104投履歷。」這位資深人力資源主管說。

在金融業,在銀行中常分為企業金融與個人金融部分兩大類,由於業務性質不同,每個產
品當年的獲利情況也有所差異,例如國內某家擁有老牌壽險公司家族金控底底下的銀行,
去年企業金融部分每個人就可以領到6個月的年終獎金。

底薪低,換瓦斯表員年終4個月

一般來說,雖然科技業比較有制度,但亦有傳出私相收受的,曾有國內某大品牌主機板廠
商,主管領到股票以後,竟然也發給漂亮的女工讀生。

一位在台北市松江路上某老化工大廠的職員透露,她大學畢業,一進去底薪就4萬多元,
除了10天的假,年終獎金暫定是4個月,化工去年獲利不差,績效好的同仁有可能領到5、
6個月年終獎金。

同樣是能源產業,一位某台北瓦斯公司換瓦斯表專員透露,今年基層員工的年終獎金將發
4個月,但他說,「瓦斯公司的底薪不會很高,新進人員可能才2萬8千元而已,做十幾年
的約4萬5千上下,每年預計都發4個月,算是相當穩定。」


==================================================

就跟每次看業配新聞 宣稱XX集團年終最高20個月,但新聞不敢點名只限最高層能領 都是一樣的意思~
2018-01-12 9:59 發佈

cche1079 wrote:
蝦密!總公司年終發1...(恕刪)



這也難怪google買下HTC時候,指定不要管理階層,只要基層研發人員,有些高層真的沒做事卻領高薪。
以後看到新聞說甚麼 XX企業集團 年終每人平均幾十萬的 真的都聽聽就好了
有誰知道是哪家公司嗎?
~~~~~~~~~~~~~~~~~~~不意外~~~~~~~~~~~~ 很多公司也都是上面吃肉 中間喝湯 低層吃剩肉和剩湯
對照新聞內的敘述

高層一人領得百萬元,基層卻只僅一人分得5000元的情況

這大概是剩下殘渣的等級,再要基層去分渣

然後對外還可洗業配文宣稱 公司年終發1千萬~

夜店八月 wrote:
很多公司也都是上面吃肉 中間喝湯 低層吃剩肉和剩湯
cche1079 wrote:
蝦密!總公司年終發1...(恕刪)


貪得無厭是這些長官的共同特徵,他們可能還會跟你計較一二十塊的加班費。對自己寬,管他人嚴。有好康的,自己先去。
台灣10個高層至少有8個也會這樣幹吧有啥好意外?
只是能拿到一千萬來發的高層很少罷了XDDDD
有什麼好抗議的
cche1079 wrote:
蝦密!總公司年終發1...(恕刪)


喔~~一點都不感覺到意外.

以前在某家半導體設備供應廠商工作,公司的公務車都是固定幾個人在使用.

你若敢提出使用申請大家還會把你當作白目,而且也申請不到.

偶而要到附近縣市跑後勤維護還得用自己的車,

申請的油料津貼補助永遠石沉大海,部門主管自己申請的一毛也少不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