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才跟一個博士同學聊天
(我不是博士,我們是國中同學 他一路唸上博士)
他說阿人生要正向 發正念 積激向上阿
還鼓勵我也去教書
像他這樣
各種研習會跑不完
各種研討會講不完
各種論文審核各種評鑑
都會有人找他
因為人一旦信用和名聲建立出來了
大家就會一直找你
當然業外收入也不少
我說我每天都不知要做什麼
天天打電動
他認為這樣的人生太廢,才鼓舞我上進...
可是退休後不就是要打電動整天沒事嗎?那麼拼是要得到什麼?
最近,又來了
一個朋友,也是唸到博士
一樣又是那套,人生要正向阿 人要發正念阿
什麼積極啦什麼 樂觀啦
什麼全力以赳啦
一樣又是到處兼課到處演講 到處分享
到處都有學生叫你老師
到處都有人推薦你
人阿要挑戰自己阿
學習更多知識獲得更高學位 成就更高.....
因為我已經聽過了
所以這位博士朋友講的我完全能理解與預期
還能順著他的話講
甚至還說我有位博士朋友也這麼說耶...
這位博士朋友也是認為我不要一直打電動啦
那麼虛擬的東西是能做什麼
說我是個人才 應該出來教書
書教久了也有配合的書商,也可以出書賺版稅....
阿撕.....
我不知該說啥?
問一下大家
如果是你 你要選每天無憂無慮打電動
還是 每天很積極奮發充滿名與利的人生?
我以前大學也待過四年研究室,唯一不同的是我當時看到那些研究員的生活與思維後,便立誓絕對不走任何需要研究的職業生涯。因為如果要名與利的話,學術研究絕對不會是最便捷的出路...可能還會因為整天待研究室與世隔絕,變得連common sense都沒有,嚴重的話還會與人溝通產生障礙呢。我不是在批評做研究讀博士的人,畢竟人各有志;只是單純就是我所嚮往的是應用性質高的職業、而不是理論派的艱深學術(我要的是錢,越多越好;知識常常不能當飯吃)。況且其實就算再怎麼接外快寫書或是去再多研討會...大部分的這類學術人士也都只能賺賺這類的蠅頭小利,要有多富的少之又少。你朋友這樣就能如此自滿來說教別人,心態相當以管窺天。這年代高學歷不等於高收入,其實你大概也可以察覺到認識的人裡面,年收過千萬等級的有幾個人讀到博士?真的不多,至少在我的生活圈裡沒半個。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