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不想成為慣老闆

注意!內容頗長
我是一位在台北工作了6、7年的七年級生,因為是當業務所以收入還算可以後面幾年都有10~12萬/月。
本身是南部人,又是家中的獨子,爸媽也都年近70在南部的小村莊做個簡單的小吃生意也差不多30年了,
就在今年年初因為種種原因,再加上身邊的人都覺得一定是自己做生意好,所以我就返鄉試試看,
也想讓這間老店(應該算老店吧)注入一些新血。

這半年跟家人的爭執就不多說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就在回來工作的兩個月後其實生意是有起色的,做業務的嘛~以前業績都是看毛利,所以我就在兩個月前開始記帳
(不要懷疑,我爸媽這三十年來都沒有做這件事,連問他A商品的成本是多少都說不出來!暈),
想要知道到這小店一個月可以帶給我們多少桶金。
不算還好,一算差點沒吐血,我們的利潤怎麼可以這麼差,不是說餐飲業沒有50%的話可以不用做了,
現在連除二再打八折都不到,其實利潤差是我一開始就知道的,但沒想到怎麼可以這麼差,
我們的價格偏低是主因,因為算算已經有9年沒有調整過價錢(9年耶!電視怎麼沒有來採訪啊!)
所以呢,跟兩位董事開會討論的結果決定調整一下價格(但跟我們這村莊的其他家比較起來還是算便宜的),

補充一下,會回來的原因之一是有個員工離職只剩加我爸媽在做,根本忙不過來。
就在前陣子生意有好轉的時候我們又多請了一位約60歲的阿姨,
阿姨很勤快~阿姨很勤快~阿姨很勤快~(我說三次了喔),
就算沒客人他也不會閒著,會主動找事情做。(真的是很難得的員工),
但他有個很大的致命傷,就是真的相當不聰明,記憶力真的相當不好(有時候金魚會贏她一點),
阿姨做事的出錯率極高,不誇張如果我不插手10件事絕對可以錯7件。
秉持著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這精神,我一直不斷放大他的優點,且阿姨其實也有點苦命,是屬於比較需要錢的,
當然員工不好請也是事實。
原本還跟兩位董事報告想在增加一名員工補足阿姨的記憶力,不過生意真的也沒好到這程度倒是真的,
所以也就作罷。
不久前休假的一天,接到阿姨打來的電話,內容就不贅述,總之就是要加薪,不然明天就不來上班了。
所以他隔天就沒來了,哥最討厭被威脅了

我先坦承一點,我們給的薪水是沒有符合勞基法的,放眼望去我們這村莊符合規定的真的沒幾間,
小弟我跟著兩老每天都做超過12小時,算下來我也不符合啊啊啊~
一定有人會說這不是理由、那是你家的事...
我發誓我真的真的很想跟上政府的規定,畢盡我也是剛剛從勞方轉為資方,
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勞方的想法,但鄉下地方各種條件真的就是無法跟上。
如果今天真的給阿姨符合勞基法的福利,好像會有種怎麼板凳球員的薪資比主力球員高的感覺。
這樣喇叭詹會想打球嗎?
沒錯,就上述總總的狀況,我很認真的問老媽,我們要不要收起來啊!
人家說做身體健康的也好,但我們怎麼好像身體還不健康,老爸職業傷害、老媽每天吸油煙...

屁了這麼多,我也有些疑問想看看各位大大是不是能給小弟一些意見
1.附近不少店家生意還可以價格也不是挺貴,但請了一堆人很納悶他們的利潤可以這麼好?
是我們經營上出現很嚴重的問題而不自知?
2.如果是你,再度回到職場一樣可以有一樣的收入你們會回去嗎?


2017-07-29 1: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老闆
看完文章
你不傻啊
腦袋清晰的很
你心中已經有很好的答案了
不用在上來問
我們家也是做餐飲事業的
一樣在鄉下
從我媽年輕就有了
你的煩惱我們家沒有發生過
給的薪水都符合勞基法
也是一路漲價過來的
店面也重新裝潢過
一路被學商的我規劃來的
利潤這東西可以從原物料去著手
也可以從販售食品、模式去更改
而不是從人事成本去異動
薪水不漂亮人就留不住
年輕人來的意願也不高
不是叫你做黑心食品
而是叫你找尋更適合的廠商
有些能自己處理的原物料
則優先處理
像我們家的菜都是自己種的
鄉下地方嘛
什麼都沒有地最多
自己種可以省下很多成本問題
菜單可以漲幅但是不要太誇張
鄉下地方嘛
你漲幅太誇張影響生意沒有幫助
修改菜單or營運模式
之後再來慢慢的危機管理
你們家賣什麼的我不知道
什麼規模我也不知道
不過依照販賣的食品不同
還有店面規模or模式
會直接影響客群還有生意
有些規模、食品的店
生意本來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頂多過得去而已
順便再提醒你一次
價錢不好人就留不住
人手不夠你規模就起不來
起不來就別想賺大錢
你還不懂得做生意這塊吧
請在去做做功課





回不回去那是你的自由
你自認到中年都可以領這個數字
而且沒有危機的話
儘管回去吧



lynk0507 wrote:
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勞方的想法,但鄉下地方各種條件真的就是無法跟上
如果今天真的給阿姨符合勞基法的福利,好像會有種怎麼板凳球員的薪資比主力球員高的感覺。
這樣喇叭詹會想打球嗎?



確實慣老闆無誤,如果今天請員工會侵蝕獲利,那你完全可以縮小規模,而不是在那邊抱怨員工領得多,

更何況員工還領得不多.

薄利可以多銷啊,每個人工獲利貢獻度低,完全可以靠規模經濟提高總獲利額,

不然就是縮小規模全部自己來.

甚至還有改善工作流程,大量採購.........等n多種很基本的方式降低成本,

然而完全沒看到開版的說明做了那些改善,

只看到說自己不想當慣老闆,卻一直在做慣老闆的行為.

上上代 台灣剛發展 大家苦命工作 少少創業


上一代的 台灣爆發 價值觀放大 低技術低門檻人人創業

女權抬高員工數量 加上人口爆發 從前期的工作找人

變成人找工作 員工一舉擴增數倍 一堆人排隊


這一代 更多人趨向於 如果給不出勞基法 就不會輕易創業去當這種口中的老闆 或共分享

菱形人口 過一陣子 那些老闆也會面臨年輕人開始消失了

看看台灣年齡中位數 多可怕 20.30年後 49歲是在台灣是算年輕的

1800萬人口 有近半都是老人 小孩佔不到10% 壯年人口勉強高於老人
lynk0507 wrote:
注意!內容頗長我是...(恕刪)


繼續當業務。

照你所描述 老家小店生意 算下來忙了一個月 可能兩老淨賺大概兩三萬塊 (等於月薪約15000左右)

如果是老人家有個事做 生活比較不會無聊 這樣的出發點是還可以 (跟老客人聊聊天 每天有事做 身體活動活動)

(當然 若食材受原物料漲影響 單價也是要調漲一些。)(但漲了 有可能會流失少部份生意)

你原先職業收入遠大於老家小店 若要以賺錢為首要出發點 就是繼續當業務。


lynk0507 wrote:
屁了這麼多,我也有些疑問想看看各位大大是不是能給小弟一些意見


就,若沒勞健保,看能不能就計時制,一小時算133給員工。(再談談每天固定上班時數 可能12小時 或比較沒客人時 可能10小時這樣?)

若...有勞健保的話,視當地行情價,與員工談時薪。(就是勞資雙方都認為適合的時薪。)

多的小時數那些我就不會算了。譬如八小時後 需要加班費。 但或許你們當地 做12小時 譬如120時薪x12hr這樣 (就沒算加班費了)


嗯,還有可以視工作內容的辛勞度 繁重度 微調時薪。


lynk0507 wrote:
不久前休假的一天,接到阿姨打來的電話,內容就不贅述,總之就是要加薪,不然明天就不來上班了。


嗯 請教這位阿姨原先時薪多少?每天約12小時?做多久了呢?
請您看看這篇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0361&type=Blog

我的做法也像外商一樣
但是有時候小產業
並不適用
公司雖小

但複雜程度不是您可以想像的

給你一個小小建議,
縮減規模,不要什麼都想做,
東西多還要多請人,各方成本疊上,
忙了半天卻沒賺錢,意義不大,
這樣只能說在創造工作機會,
但也只是提供低薪沒又保障的工作機會。

現在小店要有利潤,
通常是小規模比較容易,
選個幾樣拿手菜,專攻就好,
進貨成本降低,耗損更好控制,
父母輕鬆做,搞不好營收還增加。


說真的完全按照勞基法,
多數餐飲店家都經營不下去,
假日人潮再多、排隊再長,
光是支付多出的假日人手,
以及假日時薪加給,
根本是客人越多賠越多,
所以餐飲業普遍存在責任制無薪加班,
年節假日衝業績時,
更是普遍靠超長工時又無加班費,
去創造利潤出來的,
好比烘焙業,可能提早到凌晨上班,
又一路無薪加班做到半夜,
回家洗個澡休息兩三小時,
又繼續上工......,
節日過後,好一點的老闆,
頂多給個小紅包,
換算加班費,根本不夠彌補,
這幾乎算是這行業的潛規則了。


台灣有家「正當冰」,
老闆宗旨就是他想做個市場實驗,
採用健康不黑心食品食材,
員工全照勞基法走,
同時也教育消費者,
接受較高的價格,
一同來實踐這個理念,
然後試驗這樣的經營理念,
是否能在台灣生存下來。


我有在偶爾追蹤這家店的動態,
老闆就有提到他在做一件不賺錢的的事,
儘管大排長龍,卻仍然不賺錢,
其中一個問題就出在他老實的照勞基法走,
有個假日尖峰售價提高的想法,
不然他寧可假日停業讓員工回家陪家人。
很簡單~~

每個月都有十幾萬收入...收入比當老闆好當然就回去做...
(十幾萬, 22K都能請5位了...)

店面收起來租人收租金當你父母的零用錢...

父母有你養就夠了.....這樣不是大家都高興.....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好比烘焙業,可能提早到凌晨上班,
又一路無薪加班做到半夜,
回家洗個澡休息兩三小時,
又繼續上工......,
節日過後,好一點的老闆,
頂多給個小紅包,
換算加班費,根本不夠彌補,
這幾乎算是這行業的潛規則了。


因非在這業界 所以不瞭解。
但這是否是學徒才必須這樣苦?
或出師的也是這樣?
這樣不就等於一天做14~17小時工時,卻只得到8小時的薪水?
換算下來搞不好時薪才六七八十塊新台幣‧‧‧
那應該沒人會待的住吧?


一天算15小時工時,一個月抓25天。
月薪‧‧‧3.5萬好了。

疑...時薪93塊。


(個人感覺應將台灣外勞人數大量減少 還一些給本國人吃苦耐勞吧‧‧‧對本國經濟也有助益。)
很多慣老闆不就是
該給的不給
理由一大堆
要員工共體時艱
給不起就不要請人 自己做
公司或店面有沒有賺錢 是老闆的問題
不要把問題丟給員工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