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們教育可以幫助到誰?

我們教育可以幫助到誰?

這幾年因為台灣不景氣,越來越多台灣老師上街頭。希望政府想辦法的同時,回教室裡面繼續告訴孩子,死讀書當個讀書人,肯定會有美好的未來。其實仔細想想,如果台灣教育出來的產品,真的具有市場價值,為何老師還要擔心失業,還要吵著要去中國任教?

我從以前就覺得,為什麼台灣教育不能學北歐小國。就像同心圓那樣,先從實用性再往外推到知識性?

這幾天在工作場合上,看到幾個同事愁眉苦臉。因為不會英文或日文,又或者其它外語能力。所以薪水上沒有專業加給,也很難有升遷機會。
即使這樣,台灣人還是把自己僅有的教育資源投資在方言上。可惜的是,我從沒在職場上看過,有誰因為會講閩南話或客家話,所以薪水被加錢。看了這幾個同事,為了養小孩想盡辦法賺錢,真不知道愛鄉土的意識形態可以幫助他們多少?

當台灣把大人的意識型態灌輸到教育的同時。北歐小朋友卻學著鄰國的語言,因為國家小資源少,還有未來的全球化。

以前當學生時,曾問過學校國文老師。學了一堆詩書古經,生活上可以用到哪裡?又或者職場上?老師急急忙忙的回我說,可以拿古文寫情書給女友,這樣她會對你仰慕。又或者可以用到職場上,跟同事還有客人溝通。解釋完後,老師又繼續說,政府應該立法保障古文在教育界的地位。事實上,一個實用性高的東西,有需要立法保障嗎?政府沒立法強迫上班族學英文,但是英文卻是每年最多上班族選擇進修的項目。

當台灣教育在為少數人服務時,北歐小學生最難的學校科目是家政。因為煮飯、縫衣服等家事,是大人們覺得最重要的事。

我從小到大沒去背過學校古文古詩。但是在當業務性質工作的時候,卻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因為知道話應該怎麼說,也知道各種人喜歡聽到的答案。

文章看到這裡,一定又有衛道人士要批評我,你活著只為物質生活嗎?難道你是豬嗎?
用句我從中國人那邊聽到的話來回應:「台灣人成天講民主、人權,但是他們卻為了生活跑來他們口中說的專制中國、沒人權中國。」

真不知道,台灣教育何時才可以擺脫這些意識形態,真的為下一代。
2017-05-13 17: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教育
tom7629 wrote:
我從以前就覺得,為什麼台灣教育不能學北歐小國。就像同心圓那樣,先從實用性再往外推到知識性?
...(恕刪)

你去過北歐嗎?你去參觀過他們的學校教育嗎?看看出國
留學回來的人,他們有學到留學國家的教育優點嗎?如果
有,怎麼只會想當伸手牌,要不到還會說很小氣,別人不
都是腳踏實地在做教育嗎?臺灣的留學生有學到嗎?只要
學表面功夫,才是臺灣教育的最愛吧!

tom7629 wrote:
我們教育可以幫助到...(恕刪)


以前
漢人打原住民
未來
少壯派打倒老派的戲
你們將親身體驗
「世界上有兩種無窮無盡:一種是宇宙,一種是人類的愚蠢。......」/愛因斯坦
如果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稍有成就
就認為不是自己需要的知識都是垃圾
那人類世界就永遠不會進步了

打個比方
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
對人類根本毫無用處
如果是你肯定就當它是垃圾丟了

可是現在相對論卻應用在GPS上
如果沒有去調時間差
不曉得有多少車要掉進溝裡

另外,有空可以去Google「人為什麼要學習?」
相關文章可以研究一下
對你的人生會有不同啟發
tom7629 wrote:
我們教育可以幫助到誰...(恕刪)

台灣的教育,不完美
美國的教育,不完美
北歐的教育,不完美


不必全盤否定
在不完美中,仍有不少人出人頭地,站上世界舞台。
了嗎?


你受台灣的教育,也很有想法呀!
不然怎有這些反思?
不是嗎?

Dennis520 wrote:
如果每個人都因為自...(恕刪)


台灣的教育就像是身邊周遭的歷史不學,先學其它國家的。
生活知識不學,先學科學家或者教授在學的。
另外就是否定教育時候,應該先問問那些上街頭的老師。
tom7629 wrote:
我們教育可以幫助到誰...(恕刪)


不要牽拖教育
今天就算學校都教實用性高的科目
不想學的人依然不會學
有成就的仍舊集中到用功那群學生裡

學生不長進,教什麼,找誰教,都沒用
不用唱高調,教育體系只是幫你開竅而已,

有人不在教育體系成長也很有成就

更多人在教育體系唸到博碩士, 舉止不得體, 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知道自己要甚麼有開竅就可以離開了, 不一定哪一國教育比較優

也不用太奢望這個系統


我花三十多年才陸續完成學業,進進出出也跨國拿學位, 每個教育體系應該也只滿足了部份的人
你不適合不代表這個體系不好,不完美; 很多因素跟師資,家庭,生活環境都有關係
導致這個體系沒有傳達到他該有的目標, 要怪誰 ?
自求多福吧, 不要把自己的無能賴給這個體系
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台灣教育的問題
(可能日韓也是同樣問題)

國小,國中,高中,
基本上越上去教的東西越沒用!
那為什麼要教這些?
因為要應付聯考!

你想上好大學,他也想上好大學,我也想上好大學,
可是好大學就那幾間而已怎麼辦?
那就需要比賽(考試)來證明誰有資格(成績)上好大學!

可是你會說那也不需要浪費時間教一些不實用的東西啊!
學生花大把時間跟精力去學不實用的東西,
不但壓力大而且根本是浪費時間!
對啊!
可是如果教實用的東西,
一般來說實用的東西不會太難,
你滿分,他滿分,我也滿分,
那請問誰可以上好大學?
所以考試考題難度必須適中!

但問題又來了!
今年B難度考題少數人滿分,OK!
幾年後B難度考題解法大家都知道了,一堆人滿分!
沒辦法! 必須把考題加難變B+!
幾年後B+難度考題解法大家又都知道了,又一堆人滿分!
沒辦法! 必須把考題加難變B++!
.....
.....
一直循環下去!
考題越來越難也越來越怪!

了解嗎?
所有階段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下一階段的聯考而準備,
而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實不實用?
根本不是重點!
我比較贊同廢除多學閩南語跟客語,花那些時間!不如讓學生上體育課訓練身體或是生物及其他增進視野的課程!

要玩認祖歸中的意識型態,怎不推文言文,原住民語言?

當年要本省人講國語,現在要外省人學台語!

不如學老祖宗的鑽木取火之類的求生技能算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