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某私立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後來擔任國外業務,先說,幹這行沒去國外唸書真的很吃虧,當然家裡環境不允許出國念書是最大原因,後來到大陸以後,很多外商公司都要留學經驗,所以也真的因為沒國外念書經歷,失去很多進外商的機會,但是也一步一步走過了...
在台灣的國外業務很單純,我就只對國外客戶負責,把國外客戶的意思轉給工廠就對了,在台灣我對生產,品質涉獵的很少,都只是把廠內的回覆轉成英文回給國外客戶而已,當然參展是必須的,也因為幹這行,去了莫斯科,韓國,日本,美國,反正在台灣的時候,我對生產沒有多大的涉獵
後來到了大陸,第一份工作也是國外業務,但是在老闆要求下,業務要管到生產,由於在大陸第一家公司的生產一半以上都是外廠負責加工,而公司負責提供原料,所以那時候我要常常提醒採購進料時間,料進來了以後,要立刻通知生管排加工,然後生產過程中要時時注意有沒有問題,然後排驗貨,第三方公正單位來驗貨的時候我還要陪同,陪笑,陪吃飯,把驗貨公司照顧的穩妥妥,貨才能準時出貨,驗完後要趕緊聯繫船務,通知貨代排貨櫃,然後公司有報關,接下來給報關負責,而驗廠的時候我也必須在,驗廠有人權,薪資,反恐,質量,生產體系,好幾種驗廠,那時候驗廠除了通知到負責人員時間外,驗廠的人到了,我也必須在場...此外還有客訴,貨款,還有面對廠裡面各產線的主管(都以大陸人為主),還有外加工廠的老闆...那時候一瞬間的壓力壓得我喘不過來,可是都已經來大陸了,就硬著頭皮撐住,星期六是要加班的,星期天我常常在辦公室加班,沒辦法,事情真的做不完...那時候真的很想回台灣了...在高雄賺三萬多就三萬多吧..至少有周休,又輕鬆..反正撐過了
後來轉第二家公司後,第二家公司的老闆就是看重我對於生產的經驗,沒錯,他們要求的國外業務經理也是這樣的工作模式,包山包海,星期天我還是在加班...在第二家公司我對於生產涉獵的又更深了...第二家公司一年要出三千多個貨櫃,有36條產線,大陸副理,課長,組長有20幾人,為了推動事務進行,和各班組長溝通很重要,第二家公司也很多訂單外發,他們還有很多東西是直接跟外廠採購,而大小驗廠,驗貨,還有國外客戶該回的信,品質問題,客訴,保險問題,老闆交代的事情...很累...很多次想回台灣了...但是回高雄我什麼都不是,工資又低..只好硬著頭皮撐著...星期天加班就加吧....
輾轉到現在的公司,面試的時候和老闆聊,老闆也是很看重我對於生產的深入與全面,現在的職位更高了,負責的事情比以前多,當然薪水也多不少..不過現在的工作我靠著全是以前累積下來的經驗,因為自己有做過,所以底下的業務騙不了我,產線,品管,生管在幹嘛我也很清楚,這些經驗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都是吃苦才學到的...
所以說,國外業務不是在談判桌上講英文而已,也不只是在參展的時候介紹商品而已,很多事情我常常在懷疑這關我屁事,也心理對很多部門的主管不爽,大家都有看到信,可是為什麼我還要一一通知,一一整合,不然大家都不動,工作就是這樣,常常計較誰的責任,或是怕做多了會吃虧,那自己就很難進步,多做會變成自己的,多吃苦會有收穫的,小弟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機運什麼時候來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努力會有機會,而努力只是有機會而已,更何況不努力?
PS:我在深圳看到的台資廠都在往本土化走,就是重要職位開始有大陸籍經副理了...我公司以前合作的台資廠很多都倒了,現在供應商80%是大陸廠...我如果看到外廠(台資)價格不要差太多的話,都會給他們做
是,大家一起努力吧....
scott1028 wrote:
2F直接突破盲腸
機運真的很重要
但能把握機運的人又有幾個?
程青蛙 wrote:
這就是工作經驗與經歷阿,所以薪資待遇也是這樣被磨出來了
我也是做業務職的,常常跟PM RD一起拼案子拼得你死我活的,
搞得我也懂設計與一些概念,比較初階的設計案 有時候我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業務可以學到的事情真的蠻多的,也常常是被別的公司挖腳的對象,
加油加油.....
sendakgg wrote:
nice
人生只是機運而已
有的人學的多 吃了苦 最後也沒報償的
珍惜自己感恩當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