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大學畢業生怕吃苦 寧選低薪行政.服務業

勞動部公布最新調查,發現大學畢業生,有高達26%的人都偏愛辦公室工作,但這些行政、服務業,一入行可能只有2萬5千元,成為薪資結構的「後段班」,對比辛苦的水電工、司機等勞動工作,一個月起薪4、5萬卻找不到人。業者嘆,年輕人吃不了苦,寧願領低薪做輕鬆工作。

工程人員:「現在在拉線拉電纜。」

25歲的陳先生滿身灰塵,一畢業就在工地拉線做工程,跟他一起的是才21歲的林志諺,放眼望去,10多個工人,就他們倆最年輕。

工程人員林志諺:「我朋友很少人願意做這個,(為什麼?)可能覺得比較髒吧。」

工程負責人陳福財:「吃苦程度不像我們這一代啦,一代不如一代,他們第一個髒,第二個時間不固定,第三個就是勞力付出會比較多。」

這家還找的到年輕人,另一家專包建築的工程行,30名員工平均年齡40歲,就算一天工資開價2500元,一個月工作26天能賺65000元,但在年輕人眼中,只看見好髒、好苦、好累。

工程負責人游全順:「現在有的年輕人就怕吃苦啊,平常做這個學歷都比較低一點,高學歷不做這個啦。」

高薪沒人做,大學生到底想做什麼?

民眾:「服務業。」

民眾:「我想要走美容。」

民眾:「就做餐飲業。」

勞動部調查就發現,26.8%的大學畢業生,偏愛坐辦公室。看看大學生最愛的前三工作,服務業、行政類,起薪只有25000元~28000元,平均起薪27000元。但藍領工作,水電工、工地工人40000元起跳、貨車司機42000元,月薪多了快一倍,仍舊乏人問津。

民眾:「吃苦類的話,怕會到一定的年齡層,就可能身體沒辦法負荷,會覺得不是長計這樣。」

大學畢業生一窩蜂找行政,求供比達0.17超競爭,等於一個職缺有1.4名求職者,市場供給逐漸失衡,造就台灣低薪常態。(民視新聞王暐婷、吳東祐台北報導)
2017-04-06 21:04 發佈
這跟世代的家庭價值有相關
每個世代都有喜歡做某類別性質工作
勞動這本來就有固定比率會排斥
但是大環境若窮就不得不做要溫飽有些不喜歡也必須去做
如今大環境較好公共福利社保也較多會餓死的真少見
在條件較佳下選擇變多標準提高自然養成安逸求輕鬆價值觀
若要改觀念可沒這麼容易...

一個不自重旁人也歧視職業的社會層級
除非從業人發輝其獨到能力也獲得足夠報酬
而旁人也給予尊重其"職人"不因目的隨意打壓
這才有較健全職業環境讓適合之人投入成長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自己"就是最大的問題來源始作俑者
最常見的就是...
自己不動手要別人動手又因為要砍價將人批的一文不值多如牛毛
這就是華人散沙個人很"聰明"整體合作卻是爛泥私心因素使然


王安唷 wrote:
勞動部公布最新調查...(恕刪)


這家還找的到年輕人,另一家專包建築的工程行,30名員工平均年齡40歲,就算一天工資開價2500元,一個月工作26天能賺65000元,但在年輕人眼中,只看見好髒、好苦、好累。

從前從前曾經我相信過這假新聞,直到我入行以後才發現,這工作本身沒有勞健保,沒有年終,沒有特休...
有做有錢沒做沒錢,一天1200(學徒價這還是高的)

2500是做30年的師傅價格...

再來,工程方面工安幾乎沒有在鷹架上面爬,高度10幾層樓...很可怕的

所以實拿收益還不如35K不髒正常工時的工作...


月經文就別發了。能救一個是一個...
我以前做黑手,廚房設備施工安裝維修保養的。
隔週休、曬太陽、爬高、搬重、又臭又髒,設備保養完,扛回公司清洗,而公司的油水分離槽都堵塞,每次洗都淹水,老闆也不處理,要自己通管線,用手去挖臭酸油水塊。
這樣薪水27,扣勞健保剩26多,請問誰要做?
全公司加辦公室小姐沒10人,年營業額聽說800多萬,是真的沒賺錢,還是老闆不分?


老說年輕人不吃苦,給爛薪水又要人吃苦
真是噁心嘴臉。

幻月冰靈 wrote:
這家還找的到年輕人,...(恕刪)

同意+1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安逸 不喜歡擔責任 斤斤計較

但也是環境使然...

看看人力銀行 每個都應徵"儲備幹部" 結果都是當狗在用

表面上是幹部 還是領一般的薪水

這個世代如果只有勞力才能獲得高報酬

那還不如高中畢業就去當學徒 報酬率還比較高呢


casio2800 wrote:
同意+1...(恕刪)
`


以前是年輕靠吃苦還能存到錢買房子結婚生子
現在即使願意吃苦還是看不到未來,房子買不起,結婚結不起,苦也要有價值,可望苦盡甘來,但現實是...
苦髒累是一回事,公安問題才讓人擔心,看看新聞,常常有工人因為意外受傷或死亡,薪水多那一點但沒命有什麼用?
除非台灣重視工安,否則這類工作真的很難讓人考慮接受。
行業,餐飲等偏好行業,有作就有錢,薪水固定

工程業呢??日薪再高,如果沒有工程,誰養?老板要吃虧嗎??

當然不,有的工程行還把員工的勞健保加在工會咧,連這種錢都要省

再者,師父願意教嗎?

日薪2500是師父價,學徒要熬多久,才有2500??學徒又值多少??

大概就是1000-1200,這還中上價,26日,也不過是26000-31200,

跟他們希望26K的行政職還低,人家還週休二日,月休8日,加班還3倍錢

不要老說對自己有利的,對他不利,怎麼不談一談??

沒有他要的年輕人加入,為什麼這些工程行不檢討一下自己是什麼環境,為什麼吸引不到年輕人
執政黨又再帶風向了,搞得好像都是年輕人的錯
做服務業有前景,當工人履歷表會加分嗎?
王安唷 wrote:
勞動部公布最新調查,發現大學畢業生,有高達26%的人都偏愛辦公室工作,但這些行政、服務業,一入行可能只有2萬5千元,成為薪資結構的「後段班」,對比辛苦的水電工、司機等勞動工作,一個月起薪4、5萬卻找不到人。業者嘆,年輕人吃不了苦,寧願領低薪做輕鬆工作。
工程人員:「現在在拉線拉電纜。」
25歲的陳先生滿身灰塵,一畢業就在工地拉線做工程,跟他一起的是才21歲的林志諺,放眼望去,10多個工人,就他們倆最年輕。
工程人員林志諺:「我朋友很少人願意做這個,(為什麼?)可能覺得比較髒吧。」
工程負責人陳福財:「吃苦程度不像我們這一代啦,一代不如一代,他們第一個髒,第二個時間不固定,第三個就是勞力付出會比較多。」
這家還找的到年輕人,另一家專包建築的工程行,30名員工平均年齡40歲,就算一天工資開價2500元,一個月工作26天能賺65000元,但在年輕人眼中,只看見好髒、好苦、好累。
工程負責人游全順:「現在有的年輕人就怕吃苦啊,平常做這個學歷都比較低一點,高學歷不做這個啦。」
高薪沒人做,大學生到底想做什麼?
民眾:「服務業。」
民眾:「我想要走美容。」
民眾:「就做餐飲業。」
勞動部調查就發現,26.8%的大學畢業生,偏愛坐辦公室。看看大學生最愛的前三工作,服務業、行政類,起薪只有25000元~28000元,平均起薪27000元。但藍領工作,水電工、工地工人40000元起跳、貨車司機42000元,月薪多了快一倍,仍舊乏人問津。
民眾:「吃苦類的話,怕會到一定的年齡層,就可能身體沒辦法負荷,會覺得不是長計這樣。」
大學畢業生一窩蜂找行政,求供比達0.17超競爭,等於一個職缺有1.4名求職者,市場供給逐漸失衡,造就台灣低薪常態。(民視新聞王暐婷、吳東祐台北報導)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