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效應延燒 許勝雄淚訴 政府真的很殘忍
一例一休延燒,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昨(4)日忍不住的哽咽淚訴:「政府怎麼可以做這麼殘忍的事!」他說,如果多數人都怨聲載道,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成功。
工總昨天進行一年一度的歲末寒冬「愛心之旅」,在苗栗發現多家社福機構近幾年已募款不易,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例一休新制,更讓他們1年至少要增加200至300萬元預算,當聽到其中一家機構表示,因為擔心勞檢,進而打亂日常課程,讓許勝雄再也忍不住的哽咽落淚:「這真的很殘忍!」
就在許勝雄進行「愛心之旅」途中、哽咽落淚之際,總統府昨天邀請包括工商團體在內的企業主,到府與蔡英文總統進行「便當會」,以了解一例一休對企業難處。
許勝雄指出,政府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提供安居樂業環境,如果不能,政府存在價值與意義,就會被打折扣。一例一休對多數人而言都是很大的轉變,一個有大變動的政策,必須要給緩衝期,特別是對慈善機構、對中小企業、服務業等。
他直言,政策要讓大多數人願意接受,才能成功,如果大多數人都怨聲載道,再好的政策也是沒用。
面對多數人的怨聲載道,許勝雄強烈建議,政府應該真正進行各行各業實調訪查,了解一例一休執行面的實際情況,並重新檢討,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畢竟各行各業的特性不同,不能用「一竿子」法則。
他甚至認為,目前1,000多位的勞檢稽核人員,現階段可作為實調訪查各行各業的人力,若需修正就修正,該給予輔導就協助,該有的配套就應提出,才能將目前怨聲載道的情形由輸反轉為贏,社會也才能重新順暢的運作起來。
秘書長蔡練生則進一步指出,一例一休的很多內涵,不是工商團體要的,是政府要做的,當初要求政府盡速通過一例一休新制,是盼事情能告一段落,況且,當時工商團體強烈建議的配套措施,例如加班時數從46小時提升到52小時等,「都沒有被政府聽進去。」
他說,一例一休是沒有贏家的政策,這是客觀事實,卻被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點名,「點名就點名,不在乎,既然代表產業,該講的話就要說出來。」不過,他希望徐國勇能到基層走走,就會知道他講的是實話。
大老闆參加歲末寒冬「愛心之旅」
反而利用這個機會在批評 真是好棒棒
seatree wrote:
既然一例一休不是工商...(恕刪)
不能這樣講
因為當時勞工要的是七天假跟週休二日
一例一休幾乎已經變成必要妥協的最低標準
而且沒有人敢違背民粹吧!
一例一休前媒體一直報導只有一例一休(而不是更好的福利)是欺騙勞工
一例一休通過後馬上報導一例一休苦果
那如果當初真的一次就順應勞團意見改成週休二日
那媒體要怎麼報?
薪水調漲
物價一定會漲
這不是政治
是基本的經濟學
基本時薪這幾年從95漲到133
不是不該漲
而是這樣的調整節奏仍然算快(對一個停滯不前的經濟體而言)
所以漲價是必然
而且還有更多東西會漲
因為成本不可能不增加(除非大裁冗員)
大家都要去慢慢適應
政府 說話要統一啦
如果真的人事成本只增加0.22% ...
那這新聞是怎麼回事? 【一例一休衝擊】北市府推估年增1億元加班費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104/1027667/
還是指 1億元加班費是占0.22%?
林錫耀說,國發會評估,製造業營運成本約增加0.1%,內需型服務業因其休假日加班影響較大,預估成本增加0.22%,但製造業近5年平均利潤率是7.25%、服務業在2011年平均利潤率是8.07%,減掉增加成本,企業「還是有錢賺」,企業應盡量吸收,連調價都不必。
企業吸收? 那政府的加班費 也不可以全民吸收吧
標準相同 大家比較沒話說
正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中
請大家支持並覆議本提案,不管你是勞工或公務員,你心中如果是公平的,就應該說出正確的話,公務員也是人,提高加班費,政府要控制預算應積極管理人事,禁止加班,事情沒辦法做,就要另外去想辦法,沒辦法要公務員加班就應該要付出代價,給予跟勞工一樣的加班費,不能總是因為公務員好欺負,整天要公務員做免費的,有效管理就能減少浪費,公務員也想正常下班。
讓許勝雄哭多一點,政府自己都不給的加班費,要企業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