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的技巧①(農業病蟲害生理問題)
0. 準備越多,提供的條件越多,越容易得到解答,發問要有禮貌,要感謝回答者
1. 有圖有真相,遠景(日照通風排水遮蔽鄰田),植株近照(株距栽培方式土壤),問題處細拍(病蟲害生理障礙)
2. 地點(北中南),溫度,氣候,海拔,土壤(酸鹼,導電,有機質,黏土砂土河床石頭),定植(播種)時間,種植(嫁接有無,介質栽培,地植,溫網室露天),灌溉(溪水,大排,地下水,自來水,淹水滴灌水量下雨)
3. 使用的肥料,前期作物,基肥追肥液肥,農藥,資材,生長調節劑,重量倍數時間,有無混用,酸鹼中和
4. 臉書可以手機上傳高畫質照片,一定要用,不然有時候照片太模糊,細節太少,很難判斷
5. 草的鑑定問題無解請去「中華民國雜草學會」
6. 小蟲子的鑑定問題無解請去「昆蟲各種問題貼圖討論區」
7. 確定病蟲害後防治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及其推薦用藥
8. 查詢肥料資訊請參考「肥料管理整合資訊系統」
9. 查詢農藥資訊請參考「農藥使用資訊系統」
如果網友有覺得需要補充,麻煩留言一下,隨時新增
回答的技巧①(農業病蟲害生理回答)
1. 不知道就不要用猜的,有把握再回答,不太確定開頭要打(疑似),方便給參考,有類似經驗也可提出交流
2. 如果連照片都看不出是什麼作物,麻煩直接跳過,不同作物即便看起來很像,其生理特性也不同,甚至界門綱目科屬種差異甚大,有種過有經驗再去回答
3. 先看土壤是否過於潮濕乾燥,有無青苔菇類奇怪堆肥有機質,腐熟發熱傷根。根有沒有開,莖是否有受損(剝皮咬痕地下蟲),葉片有無完整,顏色是否異常(生理障礙居多)。
4. 種植時間評估植株整體長勢,有無錯過生長點。是否通風,空氣流量影響散熱,植株有無徒長,日照影響很大。評估氣候影響,高溫熱障礙,授粉不良落花落果,午後太熱暫時性萎凋缺水。太冷寒害停止生長死亡,焚風夾雜鹽分。沙塵暴大風鄰田疫區病菌飄過來。露水太重濕度高病菌擴散快。
5. 水質有的地區氮素過高,鐵質過高,有污染,自來水含氯會影響。地勢高低,上層區病菌淹到下層區,積水鹽積,滴灌太陽曝曬水管水溫過高,壓力末端卡東西。地下水位太高排水不易。
6. 前期作物清園有無徹底,夾帶病蟲害,有無線蟲,土壤剩餘肥份太高,下期又照標準施用基肥,容易肥傷。肥料間的拮抗作用,高溫導致鈣吸收不好,氮太旺盛抑制了鉀,酸鹼中和導致肥料失效,肥料分子太大吸收不好,肥放太近肥傷,忌X作物,使用太多硫酸X肥料分解產生硫化氫傷根,土壤團塊,土壤太硬有效土壤少。
7. 蟲子判斷。咬痕去鑑定蟲子。刺吸食的薊馬容易造成葉綠素褪綠產生白點。葉片捲曲打開新梢看是否躲蟲子,表面有無牽絲(蟎類)。地上有無蟲大便,代表上面葉子有蟲。有白棉花黏黏的,介殼蟲。大多數樁象捏死有強烈味道。像子彈打過葉子沒破,金花蟲類,猿葉蟲,如黃條葉蚤(只存在十字花科)。不規則畫圖,潛葉蠅,斑鉗蠅。葉子一洞洞,大都蛾類蝶類幼蟲。吃一整大塊缺口平滑,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莫名幼苗斷根萎縮,根潛蠅,夜蛾類,螻蛄,鳥,老鼠,甚至蟑螂都有可能。
8. 根系看照片看不到。要拔出來洗乾淨拍照比較好確認,靠近根部有無菌絲(白絹),土壤洗草錯誤根吸收了敗叢,有無根瘤(線蟲),主根斷了植株弱,浮根太多(根部雜草泥土太多)
9. 莖的判斷。是否有深色泡泡(介殼蟲),長出氣根,排水不良不利呼吸。生長節點拉長,日照不足,肥力不夠。有折到傷到(末端養分傳輸不好)。長出尖刺,氮素珠,氮肥太旺盛。切開泡水有濁狀菌泥,大都細菌性病害,有時伴隨惡臭。異常斑點凹陷,可能藥斑,或是病害。莖裂開,水份太多,莖潛蠅,蔓割病。
10. 葉子判斷病害和生理障礙,先看上位葉還是下位葉先發生,擴散順序,菌幾乎是全面性的,不分上下,生理障礙就有明顯上下(養分傳輸關係)。病斑,魚眼睛(炭疽),一點點(露菌,斑點),白色粉粉(白粉),維管束病變,葉緣開始,搓一搓有無粉末,孢子菌的空氣傳播,詳細還是要看作物,去查詢菌的學名,再去找藥,不同作物的類似名字病用藥可能都不一樣。
11. 生理障礙的缺乏微量元素,是最難鑑定的,必須累積大量的照片資料和實務經驗去分析,網上盛傳的一些綜合缺素圖片會誤導,不同作物缺某元素表現出來都有細微的不同差異的
12. 用了過量生長調節劑使得植株,產生莫名異變,頂芽增生,花朵增生,側芽增生,或是反過來抑制,這個要發問者自己去誠實回答了,附帶一提,除草劑很多也是生長調節劑哦
13. 用了太多益菌液肥胺基酸,卻沒補充足夠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導致植株異常生長,如果實太多太小,開很多花無法著果,植株一下子就老化,常見於家庭式栽培,地力不足,沒再施肥,迷信肥毒
臨時打的,如果有補充會繼續更新,也歡迎留言提供意見交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