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檢驗規範

請問各位大大
以製造業來講,我想生產工廠都有原物料(包材)之進貨品
對其品質的控管當然就是品管人員---
但請問業界一般來說原物料(包材)的IQC檢驗規範是由那個單位所訂定?是品保嗎?球員兼裁判。

現象說明:
1.設計單位已決定原料規格,但無檢驗規格==所以由品保人員制訂IQC?
2.業務單位已與供應商決定包材樣品,但無打樣==待進貨時,順便由由品保人員制訂IQC?

想了解業界普遍作法--TKS
2016-08-16 14: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QC
我們之前公司(光電)是由PM提供產品檢查規格。

因為我們pm會跟業務去談產品規格,談到可以打樣通常都已經有初步規格了,除非是像你說的包材.包材部分應該都是廠內原本都有的規範(大同小異),除非是特殊的包材,如果沒有可以找上游廠商,基本上包材應該沒有太詳細的檢查規範,包材應該比較注重的是信賴性的部分,這些包材廠商都應該有提供!可以直接跟他們對應取得並且轉成廠內IQC規格。

所以就你現象回答:
1.既然是設計單位決定的包材,規格就要由設計單位提供!品保只是依規格做事,頂多生產或打樣時提供品保經驗的看法修正規格,但規格最終還是要由決定單位提供(也就是你說的設計單位)

2.還是一樣誰決定誰提供,業務單位跟供應商已決定,那就請業務單位提供規格!

規格的提供基本上應該由PM統整之後統一給各單位,至於PM哪裡來這些規格1.經驗2.跟客戶談的3.設計部門提供的...等等,但到PM手上就是要統整好,除非是樣品,樣品只要業務有規格就好(通常客戶會拿規格給業務說做的到做不到,通常業務做不到還是拿回來接!哈哈~~~)


以上

待過Q單位+PM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以我傳統加工廠做法是
採購經理配合廠商要求購買某間材料供應商,並要有材質檢驗報告證明
IQC只負責進貨尺寸和外觀
所以算輕鬆的
感謝兩位大大的回覆(都相當有幫助,感恩)
基本上由決定原料、包材之單位來協助提供產品規格---再會同品保來決定檢驗規範的適用範圍,我覺得非常合理。
但實務上就是有PM、研發不想會同整合(跟採購也有點關系),所以變成三不管地帶,看來像是橫向溝通不良。

目前就是暫以進料樣品來當作標準品了,以讓IQC人員有所依據,不過感覺像是品管的未爆彈---

個人之前經驗參考
研發決定產品規格並提供檢驗規範、指導檢驗技術等,品保只負責檢驗方法(SIP)及記錄即可。
但各行各業包羅萬象,還是有很多不同作法。

期待多交流---
micky66.tw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以製造...(恕刪)
sawakimo

真的要看公司~有的公司只想知道有問題的料件能不能順利生產出貨,壓根沒在聽QC的報告,有的公司則是極度注重QC手法,學再多,該公司如果用不到,根本就沒用

2025-03-13 16:41
以我的認知
設計單位負責圖面設計(含重點尺寸的公差的標註)
開發單位依據圖面及開發的重點,定義出進料檢驗規範
進料檢驗單位依據檢驗規範作檢查

您的問題是包材,所以通常不會有設計單位跟開發單位
那就是要由規劃包材的單位去定義檢驗規範
不過一般來講,包材通常會被列為『免檢』
除非說您的包材是重要品質相關零件

另外,品質部份區分成品管及品保
這兩塊是不一樣的
品管是品質管理,只能依照標準執行
品保是品質保證,是可以跳出來對品質疑慮部份作裁決的

micky66.tw wrote:
但實務上就是有PM、研發不想會同整合(跟採購也有點關系),所以變成三不管地帶,看來像是橫向溝通不良。


另外,依我們的作法
檢驗規範做成之後是需要會簽的
開發(研發)做成,品保及採購(代表協力廠)三個單位都要會簽,
開發定義要檢查的部位、方式、檢查工具及頻率
品保同意透過這樣的檢查方式可以確保品質
採購(代表協力廠)同意可以執行這樣的檢查方式沒有問題

檢驗規範的完成是新產品的開發程序中的一環
沒有完成看是那個單位沒有簽?沒有簽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到了,高階在確認進度時,就可以很容易找出問題點。
sawakimo

這種作法,公司會有一定的規模~整間公司的文化是會一關一關的會簽處理,小公司就是只要有人負責,老闆只想要有錢進來就好

2025-03-13 16:44
感謝指教。

我們公司的包材有上千種,的確有許多重要性包材(恕不便提供產業,我也會說幫朋友問的^^)
主要是想確定品保單位不是包山包海。我們公司品保及品管合稱品保單位了,應該是算中型公司,所以沒分這麼細--
期許能合理性解決問題就好了。問題是沒有單位想開第一炮,成品品質亦無重大品質問題,可能還是會維持現狀了。
tks

micky66.tw wrote:
感謝指教。我們公司...(恕刪)


對了看到提到整合才想到規格應該是整合依據經驗及產品特性訂定出來的(我們公司是整合跟PM共同修訂之後由PM主導發佈),如果研發PM跟整合是平行單位...那一定推來推去無法整合啊!

不管是品保還是品管應都是依據"主導單位"所提供的規範來進行,能夠提出建議大部份都是新材料新設計或者解issue時的修正之類...
公司的產業別不一樣時
單位名稱雖然類似,但是職掌跟權責都會有所不同

甚至於同一個公司內
也會因為主管異動
新任主管的能力、個性不一樣
使得權責(主導單位)都有可能所變化
個人的感覺,權力是隨著責任而來的

品管(Quality Control)是control,
既然是control就會有依據,一切行為依據準則執行,比較接近現場執行單位

品保(Quality Assurance)的Assurance則是個有點模糊的字眼
比較單純的人,就是一切依照規定,出問題只要不是我的問題就好
比較要求的人,對於有可能出現品質問題的都會列入自己的管轄範圍
所以連規定要怎麼定都會介入(不見得是主導,但是會把關)

不過,還是要看公司的文化跟主事者的想法與能力
sawakimo

我們小公司只有兩位QC~~一位IQC~ 一位OQC,,IPQC由產線課長跟組長自行巡檢,是他們ISO自己訂的~但沒人遵守~有問題就是找IQC~~OQC永遠甚麼都說不知道

2025-03-13 16: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