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機器人的取代

最近日本在很多門是用機器人取代人力來歡迎客戶
當然 就是會了降低人事成本
機器人不用吃飯、喝水、上廁所、請假
充電的問題也很簡單就能夠克服
導致不少報導在說未來會有多少人力被機器人取代

不過 本身是從事服務業
我是覺得 有個東西機器人很難取代
那就是經驗 那不是程式就能寫入的
一個物品的名稱 使用者能夠發明出千奇百怪的叫法
寫程式的人不知道有沒有聽過 還是按照官方名稱去制定
會不會輸入了關鍵字,卻要讓用戶找上老半天?
通常這個時候用戶都發火了吧!

另外像是帳務,這種事情 連人力都很難去解釋的東西
如果是機器人的話 我還滿好奇 她會怎麼去解釋用戶根本拒絕接受的事物

還有 門市人員或者電話客服人員
也能夠從經驗去判斷他們面對的用戶是要用甚麼樣的方式來說明
才能夠讓用戶理解或者找到他們要的答案
這個 機器人能夠勝任?
如果機器人能夠擔任電話客服人員
各大業者早就把電話客服改用電腦語音了,而不是繼續有著電話客服這個部門

不知道從事服務業的各位
是怎麼看待機器人的
我是覺得 除了能夠說各種語言 還有不會翻白眼或者擺臭臉這樣的優點之外
其他的 人力還是居優
2016-08-02 4: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機器人
很多行業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人是有無窮的創意和想法,但機器人再怎麼厲害還是只能按照設定好的程式和固有的邏輯去運作。

perseus0623 wrote:
最近日本在很多門是...(恕刪)


二十多年前我的新加坡老闆 到日本的神戶參觀Panasonic工廠
整個 廠房裡面沒有一個人影完全自動化
我的老闆看完立刻放棄在大陸蓋工廠的念頭

你說的沒錯 服務業有許多需要緊密的face-to-face interactive
但時代進步 營業方式改變 以自動化或機器人來慢慢取代是比需的
如google 無人車自動駕駛
Amazon 的無人機來送書 (美國的地廣人稀 非常適合) 以後大概會有送PIZZA
前一陣子 看到日本正研究用無人機送藥到邊遠山區的老人(如定期處方藥)

大量用機器人的理由: 降低人事成本(薪水+保險+退休+健保等) 還有人力老化 (如日本) 生育率降缺勞工
有一次看日本電視節目有一拉麵店老闆 養一隻猴子會幫他送毛巾 啤酒等簡單物品給客人
相信現在的機器人已可以辦到這些工作
接待迎賓型的機器人,市場嘗鮮度就三兩年。
銀行賣場要試就試吧。尚有人(行員)服務的地方,顧客不會終年樂於跟機器人互動摸索。

處理固定例行項目,非做接觸詢問,更不想被過問太多私事,選擇機器人執行,接受度會很習慣。
英國已經有外送機器人送貨.快遞應該會被取代吧?
https://tw.news.yahoo.com/%E8%8B%B1%E5%9C%8B%E7%89%A9%E6%B5%81%E6%96%B0%E7%A7%91%E6%8A%80-%E5%A4%96%E9%80%81%E6%A9%9F%E5%99%A8%E4%BA%BA%E5%B9%AB%E5%BF%99%E9%80%81%E8%B2%A8-045846100.html

perseus0623 wrote:
最近日本在很多門是...(恕刪)

自動倉儲很早就問世
自動化生產線也是
自動販賣機就是服務業…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算是支持樓主的想法,一些一般薪水的人能做到的工作,如果在人工智能上的開發又較複雜,這些工作的確可能會被保留下來,一來人工智慧替代了很多工作,總是要保留些工作給一般人避免失業率太高,另外人工智能大幅度應用以後,薪資差異可能會更大,很多事情變得請一般薪水的人來做,會比找高薪的技術人員開發軟體來的划算
重點不在那個機器人,沒有多少人會因為『機器長得像人』就掏荷包花大錢。在機殼內塞馬達讓機械人滑動,機械手臂拿東西.. 這可以簡單到高中實驗課,也可以困難到美軍機械狗,資金越多就往後者多一些。

重點是如同樓主所說的內在,也就是演算法,人工智慧等技術。

人工智慧雖然還不好用,但進步越來越快,例如說你在 Google 搜尋時打錯字也可能跳出正確結果,因為Google後面的電腦程式能理解你的企圖。這些技術繼續成長,就會更接近樓主所說的需求,例如理解客戶對產品的模糊描述。

很多 Apple客戶會使用 Siri, 用得越多,Siri 成長越快,有機會取代的工作就越多。

而程式這東西天性就是可以複製,所以第一套人工智慧可以理解客戶的描述,代表馬上可以複製出第二套,如果主機很大還不能縮小到放在你家,那就網路連回 google 就好了。



機械人能取代多少不知道,

但以後電腦自動化肯定會取代服務業裡的某些職位,

餐飲類:日本已經很多自助點餐機了,中國麥當勞現在已經在推動 自助點餐機,
現在也有自動上菜機器人,可以減少前台3~4位人員。

客服類:網上的智能客服,電腦AI根據你輸入的問題 提供對應的答案,他會根據第一個問題去延伸回答後面的問題,而不是只是一般搜尋。

服飾類:現在國外研發不用真的試穿衣服,直接在螢幕看到你試穿的效果,
以後有可能第三方付款後,自動倉儲取貨包裝 打印發票。

運輸類:自動駕駛已經實現,只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太高,目前應該沒人計程車或客運公司願意投入來替換司機。
用機器人來節省人力,來降低成本,製造出更便宜的東西
然後就產生了一堆失業者
到最後到底那些東西要賣給誰??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