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先生是我個人相當崇拜的一位科技大老
張先生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貢獻可說是與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不相上下…有一點偏離主題…嗎?
現在社會上的輿論“低薪”到底是對的還是錯誤的?大家真的了解嗎?大家應該常常在市場上有聽到Cost/Performance值的比較,如果相對,我們的薪資收入/職場上貢獻度,真的那麼不值?還是其實貢獻度不夠?
製造業的工時是生產線上的員工在單位時間裡面可以生產出多少產品所產生出來的價值,但是,生產設備,製造空間,製造耗能…是免費的嗎?當然不是啊!
;一般服務業,科技業,食品,所謂的22K薪資所得,貢獻度不只22K嗎?投資成本沒計算下去,當老闆的在叫苦的時候誰懂?
是的,我們台灣最主要的生產是代工業,利潤大部份都是所謂的品牌拿去了!所謂品牌不是只有外面一堆廣告看得到的品牌,上游供應商也是品牌,不然就是一堆專利權要付,台灣真的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出來了!
人口只有2,300人…土地只有一點大…好像怎麼說都是這個藉口…一講就是50年!好像我們走不出去一樣!那新加坡呢?…新加坡創國不就早該掛了!?
當前困住台灣的是台灣人自己人,如果走不出去,你看巨大,美利達,日月光,台積電不是都出去了?說真的,我們政府真的是對自己人民絆手絆腳的!不過那個以營利為目的的政府也被淘汰出局了!後續這個不知道是不是也一樣?真的不能再作繭自縛了!
Apple怎麼來的?車庫出來的!
臉書怎麼來的?好像也是車庫出來的!
好,藉口是台灣沒有車庫??那
三星怎麼來的
他媽的是台灣貢獻出來的!!!
宏達電做出第一隻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三星根本不是個咖!還在做feature phone的低階,OLED因為良率問題在台灣沒人青睞,被三星整團挖走!宏達電做到上市,開發人員去為三星效力。蘋果在鴻海普立爾大樓裡面cooking整整2年,第一隻iphone問世!同時間明碁為了買西門子賠了一屁股!還有特斯拉,對!就是那個特斯拉電車,在台灣的法令保護下,特斯拉班師回美國了!馬達到現在都還是台灣做的呢!
這真是上梁(政府)不正,下樑歪!
抱怨了那麼多傷了大家的眼很抱歉,回頭談談低薪結構其實也沒有這麼低薪,試想你自己是老闆,一個錄取率110%的大學生希望一進公司就領22K x數倍?!可能嗎?當然要依貢獻度來論薪資才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一位貢獻度200-300%的員工,老闆不加薪,換個伯樂為什麼不可?自然就有百萬年薪又或者自行創業當老闆的潛力了!高薪代表者能力!壓力!實力!皆能承受。
今兒個如果讓22K的員工去帶領30個人的團隊…有可能嗎?那試問自己有能力帶領團隊嗎?有能力規劃策略嗎?有能力管理財務嗎?有能力負擔決策的失敗與再次活路嗎?還有,算一下這個團隊一年的費用要多少?何時能損益平衡?何時能開始收益?你敢領多少薪資?高薪真的高興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一堆人了!
其實台灣的老闆大部份都是有良心的了!沒良心的是既不幫助百姓發展,又處處限制出路的政府!
可是……
那些政府人員不是都是以國家考試高分錄取的高材生嗎?可能就是因為生存在無憂無慮的環境當中,才會造成台灣的舉足不進!到處碰壁!!怎麼會變成這付德行呢?是不是國家考試有該檢討的地方?不然一些尸位素餐的員工公務人員應該先去企業單位實習看看,體會一下真正在為台灣未來的企業的困難在那裡!不然讓郭台銘,張忠謀,蔡明忠這些企業大老當總統可能台灣未來比較有前途也說不一定。
好了,以下開放各位前輩筆戰,接受炮轟,希望對未來有幫助的都罵出來!我說的不好的也敬請指教。
秦式繼承人 wrote:
說真的,台灣的問題不...(恕刪)
台灣製造業曾經一段時間每年調薪超過10%,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闆說他們經歷過。
現在為何這麼保守?我想到的原因至少2個,其一是產業前景不樂觀,老闆不敢調薪,其二是政府為了保障勞工,立法保障最低薪資,企業就用這薪資給新鮮人。
為什麼台灣的人才會被韓國挖走??什麼東西挖出去的,錢嘛...當台灣慣老闆付不起錢,人才自然就烏有..低薪哦,就等著流失人才.
老闆有什麼好可憐,該倒的倒一倒,不要低薪害人...
不是22K去管理一大隊人,而是20萬管15萬,15萬管10萬,10萬管5萬的..
懂了嗎,不是22K要直接去當幹部,而是基層薪水不能太低...
政府一心向著資方,資方怎麼唉,政府就接收,看看最近的時薪125沒過,週休二日吵沒完,區區7天假,也要照資方意思全部回收...
我有時候想...如果所有公司都是政府的,每個人都像公務員一樣,別說18%,就只有一分固定薪資,最少30K以上,很多人就會很高興了..
而不是任由慣老闆欺負,不高興就炒你魷魚,面試時還要糟蹋你,隨便找個理由叫你去,然後等2小時,就說他很忙,打發你走
如果這樣,這些慣老闆找不到人,要不要提高薪水,要不要善待員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