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對公司沒有針對性,只是想找特別賺錢的公司當範例
比如鴻海目前7000個員工,每人一個月本薪加5K好了
每月多支出3500W
但是鴻海光股息就71億,也沒聽說技術員加薪多少,然後就全捐台大生醫抗癌
獲利很多,然後拼命去併購虧損公司
我真的不懂大企業的老闆在想甚麼
2014年遠見有一篇報導寫得很好 有獲利沒加薪錢被誰賺走了
反觀營業盈餘的占比卻升高了,從1990年的29.62%增加至2012年32.98%,是否意味著錢都跑到老闆、股東的口袋?政大勞工研究所所長成之約說,台灣的產業政策重資輕勞,從Give(給)跟Take(拿)來看盈餘分配,發現企業Take最多,勞方Give最多,薪資卻不見成長。
開南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孫效孔以日月光為例,2012年營收近2000億,僱用5萬5000人,總薪資僅300億,平均每位員工年薪53萬元,比上市櫃各產業前5大少19%。「日月光稅後淨利166億,動用1/3就可為每位勞工每年加薪10萬,」孫效孔建議,政府可以分級訂定薪資支出占營收的比例,未達標準者,從毛利中徵收特別捐,回補給勞工,解決國民總收入的分配,薪資才有可能提高,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看吧~教授都建議政府要分級訂定薪資支出占營收的比例,我們整體就業市場,是不是在瞎忙?搞得大家生活品質低落,都不想生小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