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行PU發泡治具開發流程
與客戶溝通或取得樣品→CAD 3D繪圖→圖面客戶確認→ CAM 轉G-CODE → CNC銑床 選刀 架刀 加工→ 打膠試模。
二、目前的問題
毛胚及CNC工時成本過高,一套治具材料成本約數千元,因生產是採用流水線的緣故,治具最少要50套才有效益。
三、目前我降低成本所採取的方法
1.盡量繪製φ4MM以上的銑刀能加工的圖形,減少小直徑銑刀使用-降低CNC工時。
2.避免使用放電加工或其它加工法-降低加工費用。
3.增加拔模角-降低起模工時及不良率。
4.毛胚使用AL 6061 or 5052 T6,除非必要才使用S45C或碳鋼類-降低CNC工時和刀具費用。
5.產品盡量與客戶要求較大公差-降低不良率。
即使我使用上述方法,一套治成本還是近萬元,材料占40% CNC工時55%刀具佔5%,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降底成本嗎?
ethan0511 wrote:
樓主沒說是什麼相關...(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XfSq8uRxw
我們為這種生產模式,因為成型時間需要10~25MIN以上(視成品大小和藥劑配方),所以治具需要配合流水線機器,需要一定數量。
快速模去翻模??是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