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超商找不到員工換我靠北
我自認佩服超商服務員,但是否對許多人來說不管什麼工作都嫌錢少工作多?
我太太在內科對面411巷內開了一家小餐館,很幸運的是剛開店客人就不少
徵人許久找不到人,我想我們給的兼職薪水應該也不算低130~150
過了許久總算來了一位中年婦人來應徵,我們本來就不限年齡國籍的
這位中年婦人做了一天廚房後跟我們說要做外場,說真的我們傻眼了
為什麼傻眼?第一天在廚房裡我們幾乎沒什麼工作給他做,就是遞遞料罷了,"請"她在旁邊看以後幫忙做簡單翻炒動作
想不到中年婦人居然也不想做,這位阿桑剛從小琉球來台北,第一不會認字,第二不會說中文,第三沒有工作經驗,請問她要做外場我能不傻眼嗎 ??
也遇過幾位應徵者做一休七的,不是自己生病就是家人生病,不是自己要住院,就是家人要住院,別說年輕人,一堆中年人也是如此
我們工作分量重嗎?我想做過餐廳的應該都了解做吃的是怎麼一回事
到現在還是請無人,一條411巷周邊家家餐廳都徵人卻家家請無人,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經濟大好?我一頭霧水阿
但就小弟我觀察
應該是很多原因構成
不管是服務業或者製造業傳產類
沒周休薪水又沒三四萬的吸引時下的年輕人相當有限
靠北超商這種社團可以替換成靠北XXX(已經成為趨勢)
總之要說是現在年輕人比較不容易被凹被騙也好
或者說以前的人學經歷不豐富比較願意吃苦耐勞也好
更甚是以前物價低廉現下環境薪水養不活也好
這都已經成為台灣各種行業的常態
昨天經過小北百貨直接收營機打徵人
小北百貨做24小時的也是缺到爆
麥當勞在小北百貨就更不用說了貼缺人公告根本就當裝潢貼
你把你自身行業的徵人特性跟我說的那些行業
你們彼此共通點連結起來就突破盲點了
比你們缺工的還更有
高溫空調環境差但高薪的傳產業六萬也是找不到人
台灣產業結構和人才金字塔的比例完全不能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