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去一些大公司應徵工作,
與其說是面試,不如說是去受審,
回來之後簡直是身心受創,
真的很想打電話去給他們董事長開罵,
尤其一些人事部的小姐,仗著職位趾高氣昂,
對面試者頤指氣使,好像人家是要去求她給工作一樣,
一直到第二關和單位主管面談了,
由於彼此的專業背景相當,有共同的語言,才有被尊重的感覺,
我很懷疑這些年輕的人資,並不懂所屬公司的專業,
要如何來判斷到底是不是公司需要的人才?
曾經到竹科應徵一家半導體公司,
人資小姐問我,我們公司未來若對你投資很多教育訓練,
而你待不久怎麼辦?我一聽就有點火了,既然怕損失那幹嘛請人?
一些大公司面試流程花招百出,有的筆試還要考經濟學,
還有當場用碼表計時考心算能力,不知道這到底是在求才還是在整人?
難怪到了這種公司總感覺到有一股低氣壓,想要窒息的感覺,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公司的內鬥很嚴重,
有些人就把氣出在外人身上,例如應徵者、廠商,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不敢怎麼樣,頂多摸摸鼻子吞下來。
國內有一家搖搖欲墜的手機廠,就是對廠商態度非常惡劣,
經常把廠商叫來公司罵,甚至把廠商提供的文件從會議室丟出來,
後來他們的訂單吃緊時,沒有多少廠商願意支援他們,
導致他們交不出貨來,所以做人還是厚道點比較好。
不過面試這是這麼多公司還是有遇到比較人性的,
例如曾遠道去一家大企業的新事業部應聘,
面談完之後主管給我一個信封,
說他們公司對遠道求職者都會發給車資,
當下實在是太感動了,有胸襟的企業想法就是不一樣。

PSIR wrote:
記得以前去一些大公司應徵工作,
與其說是面試,不如說是去受審,
回來之後簡直是身心受創,
其實有些面試也很有趣的,受限個人經歷,以下僅供參考:
【雷區】
1.簡訊或email通知面試--連電話都不打,99%是小器財神當家的徵兆。
2.當天立馬上陣--因為你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千里馬?NO NO NO,給得起高薪,自然就有千里馬,這表示未來會有很多「理所當然」佔用下班時間的意外,而且這種意外還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3.老闆親自徵人--如果不是公司規模小,就是未來「每事問」的徵兆。
4.可以加班嗎?--這是在問能不能「經常」加班的意思。
5.上班一週後才能加保喔--這間公司是人治,不是制度在管理。
【不囉嗦的好主管】
雖然是上市公司,其人也在台灣百大企業做過十年主管,他幾乎把我的履歷要項背了起來,面試時完全不用讓我再寫一個字,更不用考試,直接問我他想釐清的幾個問題,問完就直接談薪資,當天人事就寄發報到通知。
【鐵定挺你的好主管】
沒錯,負責人資的小姐就是用鼻孔看人的那一種。而且讓你一坐就是一小時。之後由總機小姐帶去樓上會議室,主管和老闆同時出現,由於兩人同姓,馬上判斷主管是二代。面試完之後,老闆明明只說未來有機會合作會如何如何,主管完全不理他,就帶我去人資所在部門,拿了報到文件給我。他的態度果然證實日後他會百分百挺我,擔任起跨部門協調的橋樑。
一般說來,有下列幾個程序會比較OK
1.電話及email通知面試
2.主管核薪,這部分遇過口頭和書面兩種
3.email確認報到日期及所需文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