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在講實習覺得十分有道理自己當初在找實習的時候都沒有想這麼多幾乎只要是自己想要做的產業都去試試了雖然最後的結果也不錯但就是覺得好像沒這麼有規劃尤其還會特別要求給薪當年好像都不敢提這個要求覺得自己是來學習的....一切都是企業主說了算還好當時沒遇到壞人阿....(遠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篇文章
treechoc wrote:最近看了一篇在講實...(恕刪) 我說實話...本來就得給薪資...在以前我們木工這類的學徒是沒拿薪水沒錯..但是卻要供吃住.師傅吃啥他就吃啥..而那時候是因為案子不多.教學徒..其實師傅都是虧..再加上學識普及率低.很多技術要人家敎才會.至於為何會虧損..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木工師傅跟業主協定的價格..就是材料費用加上師傅工資..而師傅工資其實就是師傅的工作天數..例如:今天木工師傅幫你估價一個櫃子..他如果跟你說4天做好那他估的價格.就是材料費用+上4天的薪資..如果師傅價一天室2500..那就是材料價格+(4*2500)如果他帶了一個學徒..他必須教導他..那麼時間就會拉長.因為他必須放下手上的工作來教導.或是邊做邊敎.這會讓時間拉長很多很多人會說..那就把天數拉長阿..問題就在這邊..同樣的櫃子同樣的尺寸同樣的料.人家四天做完.你要5天做完..那麼價差就2500了...業主當然會選便宜的...所以在以前..學徒來學功夫.都會很自醒的不敢拿薪水..而當師父的..如果真的將對方當學徒.則是要把對方當家人..否則對方只要在你接的案子裡面給你搞亂.很可能就賠了錢..甚至連信譽都賠進去而現在..沒有這樣的關係..你就得給學徒薪水..畢竟人家也要養家活口.而且學了你的技術..以後出去..大家可以互相介紹客戶..也可以互相支援...對大家都是有益....如果一副..我敎你技術你就不能拿錢的心態..那你可以問這個人..我是不是學了你的技術就走遍天下了?現在知識普及率高..很多東西可以在網路上或是書上看到基礎技術..只要基礎技術越紮實.越容易舉一反三...所以不要用以前的思維來套入現在....
很多人認為我有花時間到企業去,為什麼沒拿到錢但卻沒想到,到企業去,如果真的是去學習的,企業還得花人力和時間在實習生身上所以支不支薪,看實習內容,如果內容有打雜成分在,給點勞動薪資是應該的但如果去了,只是坐在辦公桌前等前輩來指導或是純粹去混實習經歷的,沒跟你討實習費就很好了
去youtube搜尋文茜的世界,裡面有篇專題提到德國的學制,讀學位的就不講了,走實習的部分,德國公司是給薪且全力教育訓練實習生,這就是德國為什麼那麼強,工業技藝都可以完全流傳給下一代而不是防自己國家的人偷學自己的功夫,就算後來實習生不在原本的公司上班,公司還是覺得值得。反觀臺灣一些人的嘴臉,只想著自己,難怪永遠贏不了別人。記得之前新聞有報過有一家在台外商瑞健的樣子,在臺灣就是秉持著員工就是資產的觀念,公司的理念就是就算你學會了,而後跳槽到別家公司,老闆都覺得欣慰,他無法限制員工跳槽,但他盡到自己的義務,為社會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