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難怪台灣很難留才

上次跟幾個老外還有台灣人派駐新加坡的聊天

一個高階副總在台灣年薪千萬 結果扣掉稅不到 600 萬可以用

一年薪水"才" 400 萬以上的有 40~45% 要入庫

一年有好幾個月帳面好看 其實完全是幫政府打工

( 約~ 1000 萬年薪 月薪 85 萬 , 要繳稅 300 萬 等於 3.5 個月是繳稅用 )

稅前風光稅後變小咖

他跟我抱怨說 , 這樣的稅率稅後 , 繳完稅就算了

平常他消費買東西等於比別人貴上 4 成 反而要有些節省

新加坡好像再高都只有 20 %

剛好吃住有公司補貼 真好存

難怪高等人才都外流

然後政府天天喊沒錢 加了建保補充稅 長照法按 股息扣抵減半

一堆地下經濟跟補不完的財政黑洞

想到有一本書寫 消失的中產階級

要馬就是當老闆 作兩本帳

或是作作收現金的

要馬就是所有上班族 不管是小職員還是總經理 都一起往貧窮線靠

2015-06-18 19: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陳守念 wrote:
上次跟幾個老外還有...(恕刪)

簡單的思考
公司幫您加薪,或者加發獎金一千萬
因為這一千萬要繳稅400萬
請問您,拿? 不拿?

當然是拿嘛!

回頭看您舉的例子,且不去細算薪水千萬,要繳四百萬稅,應該不至於這麼多
但是,至少實拿六百萬
有多少人是沒有這個薪資水準的?

再者,如果是在歐美,稅率應該更高
年薪十萬美金,實拿能夠有六萬嗎?

再回到新加坡,您說稅率最高20%?
要不要問問他們的房價及車價?
還有那張擁車證的價格(十年需要買一次)

所以,所有事情是需要看整體的
去看看更多資訊,您自然會去選您所願意待的地方

重點是,然後,然後我們必需為這環境努力
畢竟,現在我們的努力,將成為我們的未來

大家加油!

kuoliou wrote:
簡單的思考公司幫您...(恕刪)


kuoliou wrote:
簡單的思考公司幫您...(恕刪)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就是造就台灣往下走的原因

"比差的" "小確幸想法"

為什麼台灣要小確幸 阿q ?

當然 400 萬 500 萬 對於一般人來說很棒

但是如果是這樣 台灣真的就是繼續往下 能人繼續出走

連帶的就是惡性循環

事實就是台灣人才資金都往外跑了擺在眼前




同樣年薪千萬 差那25 % 的稅額

我想甚麼物價都不是問題吧 新加坡靠著吸收人才變強肯定有他的道理

陳守念 wrote:
新加坡靠著吸收人才變強肯定有他的道理...(恕刪)


真的強的人也不會考慮留在新加坡,
您看NUS的例子就知道,
它們的畢業生也多往美國跑...

Duke-NUS那個例子只是因為近年美國FDA研究款砍太多,
才讓一些快退休的人受不了跑去新加坡。
kuoliou wrote:
要不要問問他們的房價及車價?
還有那張擁車證的價格(十年需要買一次)
..(恕刪)


1. 新加坡腹地小,政府其實不希望太多人開車,所以擁車證就像台灣抽菸的健康捐。不爽繳可以搭大眾交通工具。
2. 當地公民結婚可以跟政府申購組屋,以科技業的從業人員而言,其實不算太貴。
kuoliou wrote:
簡單的思考公司幫您...(恕刪)
一個職場新鮮人剛進公司給25~30K我覺得合理。
但是當工作能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薪資就該調整,然而台灣的老闆總是把員工認為可消耗可取得,不願意調整薪資才是問題所在。
我覺得大多數的人很單純,你給我夠養家活口的薪水我貢獻我的能力給你,當大家認為付出比上薪資誰願意工作換來換去。
台灣現在變得這麼慘

都是因為人才外流

高階人才   年薪千萬的人才   都不肯在台灣拿薪水

因為一千萬就要繳掉 400 萬的稅

能領千萬腦子要多麼的消耗

這麼辛苦一半繳給政府  然後政府又亂花錢 沒法有效監控跟管理  不改革又圖利只為選票

最後總是因為錢不知道又燒去哪了  錢不夠  又新掰出了健保補充稅  長照稅  證所稅

沒有人才的企業  當然沒能力去創新 沒能力去提生   只剩下容易被取代的結果

高階人才到國外 幫人家打趴台灣



財政部長說 如果我可以賺到一千萬  我也甘願繳 45% 的稅

那是可笑的

你今天突然用繳 12% 稅的腦力跟辛苦 , 憑空取得了 45% 的 收入

那些都是額外天空掉下來的 你當然願意繳

可是人家用的是45% 的付出  對那些人來說

收入都是努力付出等值的

他會覺得他領這種錢是很合理的

同理他會覺得扣完稅  他每一分努力只能取得一半的成長
歐美國家雖然稅賦高,但社福做的很好

為什麼歐美國家失業率高,因為他們就算失業也能在家領補助

有些找不到理想工作就賴在家給政府養

哪像在台灣,失業就等著餓死
1000萬的收入一般稅繳約200多萬( 接近300 ),要考慮扣除額的部分 ( 若家有二小,上有二老等等等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