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缺工10萬名 工廠開5萬找不到人

奇摩新聞

想聽聽各位的看法

為何月薪5萬沒人做?

開放更多外勞對企業只有加分?對台灣勞工又如何?

2015-05-26 21: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工廠 10萬 5萬

bossons wrote:
奇摩新聞想聽聽各位...(恕刪)


加班 可以到 5萬

bossons wrote:
奇摩新聞想聽聽各位...(恕刪)


這要看喔..有些是真的很想請人但是請不到人..

但是有些是故意不請人(壓著履歷表)..或是請人之後環境不改善.造成流動性非常大.

然後借此增加外勞比例...
bossons wrote:
奇摩新聞想聽聽各位...(恕刪)


應該是瘋狂加班後5萬
然後還要輪三班,作息超亂

工作環境勞安又不做好

如果正常上下班,不會被凹責任制,週休二日 5萬最好會請不到人

而且通常真實的原因是,喊假的 其實是想增加點便宜外勞額度

企業、媒體、雜誌都不講實話哦~~
algerno2 wrote: 這要看喔..有些是真的很想請人但是...(恕刪)


增加外勞比例跟請不到人是兩回事
外勞比例是看產業
再看公司進一年的勞保平均人數決定
假使公司平均是100人
最高為40% 最低為10%

現在我也請不到台灣的作業員
以我們公司而言
我的外勞比例也才15%
別再以訛傳訛說請不到本勞
就可以申請或增加外勞了

lee777 wrote:
增加外勞比例跟請不...(恕刪)


這新聞裡面所說的就是產業...而非公司.....

algerno2 wrote: 這新聞裡面所說的就是產業...而非...(恕刪)


新聞寫的是製造業
您知道製造業的範圍多廣嗎?
我指的10%~40%當然也是指製造業
目前也是製造業的外勞佔大多數

我說清楚一點好了
現行法令只有3K產業才能請外籍勞工
什麼是3K產業
台灣3K產業的說法來自日本3K仕事。「3K」即「骯髒」(汚い,Kitanai)、「危險」(危険, Kiken)、「辛苦」(きつい,Kitsui)
會符合上述條件的只有製造業跟營造業佔大多數
製造業又分很多細項
例如電子加工業跟塑膠射出業的外勞比例一定不一樣
電子加工可能只有10%的名額
但是塑膠射出至少會有25%的名額
為什麼這樣設計
因為本勞不願意從事3K產業嘛

所以不論工廠請不請的到本勞
只要「工廠登記證」的項目沒有變更
外勞比例都是固定的
沒有什麼請不到本勞或是故意把本勞逼走
來增加外勞名額的事

要增加外勞名額現狀只有3個方法
1. 變更工廠登記的項目,但這有一定難度,因為會查公司的機器設備等資料
2. 增加勞保人數,有的人說用掛人頭的方式,但是這是划不來,因為一個人的相關費用,就佔了薪資約15%
3. 多繳錢給政府,現行合法外勞公司必須繳「就業安定費」一人每月2000,此部分是由公司負擔,若是增加5%的名額,增加的部分要繳每月每人5000,我算過以我產業而言划不來

除了上述3點以外
沒有其他方法了
缺工請不到人是自己的事
只能增加薪資福利去搶人了
另外一種情形

之前的員工月薪都只有兩、三萬,月薪不高,所以訓練完的員工一個個離開,
且到處宣傳該行業很累、很髒、很危險、薪水又不高的訊息後,還會想進去的人就少了,
公司抱著你不做,後面還有一堆人排隊要做的心態,結果把這些排隊進來做的人用光後,
就再也沒人排隊了。(例如總數只有50人排隊,50人一個個進來公司做,後來那50人又一個個離開公司,
但總數只有50人,所以沒有第51人可用)

當工廠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已經找不到人了,只好提高薪水來請人,但結果已經太遲了,
因為既定印象、企業形像已經形成,加上現在的人較精明,還會被騙的人越來越少。
(像台積電、聯發科那種年薪百萬的既定印象、企業形像已經形成,一堆人才、庸才都擠破頭想進去。)

如果當初就給在裡面努力耕耘的員工五萬月薪,那些員工搞不好就不會離開,
或許工廠就不會面臨這種窘境。


另外一種情形
更早一批的員工搞不好薪水都有六、七萬,現在才開五萬當然沒人想去做。

另外一種情形
又或者五萬只是吸引人才過去面試的噱頭。

看到這個問題
忽然想到以前有人發的文

本國:太苦太累太危險錢又不多,只好痛心請便宜耐操的東南亞勞工
外國:太苦太累太危險錢又不多,只好痛心請便宜耐操的亞裔籍勞工

總結:會做的還是會做

lee777 wrote:
增加外勞比例跟請不...(恕刪)


你講的也不是全部都這樣..至少在我最近面試的經驗..
開最低工資的作業員薪水..老闆..還嫌東嫌西的挑人.
我都不知道原來降低標準.只想找一份正當工作變這麼難
要不是那家上市櫃公司離家很近..真的一點都不考慮..
資方是真的請不到人?..還是自己心態也是恃寵而驕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