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淡水某私立大學化工學士 25歲
由於對念書對我來說一直不是強項,所以打算先出來工作2年
了解產業面和自己興趣後再回去念書...如果狀況滿意可以考慮不繼續就讀
小弟分別待過IC封裝(台灣百大)和 台塑四寶(在職)
都是擔任工程師一職
由於小弟目前工作在雲林六輕...雖說待遇有到50k(暫不考慮健康因素)
可是端看發展,小弟我有點想把工作換掉,因為這份工作我感覺不到熱忱(個人因素)
一眨眼..2年過去了..大概知道念書方向了...偏材料面的方向
同期有念碩班的也都快畢業了...
家人也就跟著質疑了...你回去考試一年+讀書2年..保守估計總共給你花3年
待遇和機會可能都沒現在好...況且現在出來的同學,到時候薪水又比你高了...
總總因素困擾著我....
我知道工程科系大部份人都會推薦唸完碩再出來...
身邊的人也認為我年輕,是可以考慮回去念完再出來
請問板上有前輩可以給建議嗎?
(其實當時只是不想跟大家一窩蜂地沖去唸研究所,個人認為念書念了大半輩子
我可以用1~2年來瞭解出來工作的環境與職場
但卻沒想到似乎很難收拾現在的狀況...)
而且我也看到太多所謂的四大碩的薪水其實換算成時薪搞不好都比便利商店的店員還低了,難道我們讀書的用意就是為了去爆肝嗎....再加上我也有朋友也四大碩快畢業了可是他們要求的薪水反而沒我的起薪高,在台灣常常聽到的年薪百萬、兩百萬在國外都只是實習生才會去拿的薪水而已,可是在台灣卻要拚到體檢報告出現好幾個紅字才有機會。
真心地認為培養自己全球化的能力和發展多元化技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你看microsoft, fb, apple, youtube的那些創辦人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有學士學歷的呢....而我們這一代由於網路發展的關係世界已經變成一個地球村了要是走不出台灣薪水永遠沒有成長的空間而且考慮到未來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發展趨勢我們薪資可能只會在繼續下降而已,要是只專注於某個專長又沒有走出台灣的本事三十歲以後面臨的問題可能就是失業or去醫院。
建議版大不管要不要讀碩士真的都該走出台灣看看,別說月領台幣50K在矽谷相同的工作內容搞不好就變成250K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