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學程度比碩士好, 碩士程度比博士好

博士過剩問題 陳良基:在選職業分布不均
2014/11/27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林秀姿/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昨在「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表示,台灣的博士沒有過剩問題,而是「博士職業選擇分布不均勻」,大家多在等教職,但很多產業需要博士級高階人才、卻找不到人,希望外界別將問題太過簡化。

由科技部主辦的「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昨進入第二天議程。教育部部長吳思華前天在此會中表示,因教職缺有限,十年後台灣的流浪博士數量將超過流浪教師。此議題昨持續引起討論。

陳良基說,若將此議題簡化為「博士過剩」,可能誤導學生,讓很多優秀學生不敢念博士;但博士人才分布不均,根源不是前端教育出問題,而是人才培育後,卻沒有「出海口」可去。

陳良基解釋,博士有三條出路:一是研究或教職,但現在職缺僧多粥少;二是進入產業做產品研發,但現大部分產業仍在做「跟隨市場」的產品,用不到高階人才;三是自行創業,但台灣創業的要素如技術、資金都還沒到位。他認為,若三條出路問題都解決,大家就敢念博士。

上銀科技執行副總林明堯昨在會議中表示,公司人資主管在面試博士生時發現,大學部程度比碩士班好,碩士班程度比博士班好;「我常看報紙寫,有人國中基測考一百多分,什麼學校都進不了,但現在已在某國立大學念博士,這大概都是念心願的。」林明堯說。

一位北藝大在職的黃姓博士生表示,確有些博士生不為學術研究、就業,只是不曉得未來要做什麼事情,就一直留在學校念下去。
---------------------------------------------------------------------------------
上銀科技執行副總林明堯表示,公司人資主管在面試博士生時發現,大學部程度比碩士班好,
碩士班程度比博士班好-->是新聞稿寫錯還是.....有請01人資網友出面釋疑
2014-11-27 9:00 發佈

kaots wrote:博士過剩問題 陳良基:在選職業分布不均 ...(恕刪)


博士太專精

老闆要通才
會不會是這個意思

大學少念研究所兩年,但是程度可能只比研究生差一點點

而博士又要花更多時間去念更深入的專題或研究,但是只在該領域專精

大學生可能只懂皮毛,但是年紀較輕,白紙一張很容易塑造企業要的人

文章也指出"大部分產業仍在做「跟隨市場」的產品,用不到高階人才"

所以學士比博士或研究生好用 (便宜)


念大學時,研究所的學長真的沒有比較行,只是老師丟專題去研究寫論文

哩哩辣辣的論文我想他回頭看也覺得好笑吧...
//陳良基解釋,博士有三條出路:一是研究或教職,但現在職缺僧多粥少;二是進入產業做產品研發,但現大部分產業仍在做「跟隨市場」的產品,用不到高階人才;三是自行創業,但台灣創業的要素如技術、資金都還沒到位。他認為,若三條出路問題都解決,大家就敢念博士。

教出那麼多博士,不就是要讓他們創造環境,改變環境嗎??
為什麼變成等待環境??

我們公司有經濟部科專計劃,從前瞻…技術移轉,或公司輔導出去成立創新公司
很多學士,碩士…比較底層的沒得選,只能跟政策去新公司

那些博士,高階..反而留下來.
是對自己沒信心??對產品沒信心??對新公司沒信心??
這些博士都缺少勇於氾難,勇於冒險精神

//一位北藝大在職的黃姓博士生表示,確有些博士生不為學術研究、就業,只是不曉得未來要做什麼事情,就一直留在學校念下去。

這位在北大在職黃博士,可能也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沒有一群未來要做什麼的學生,黃博士哪有工作做
台灣學歷分得太…
博士去到政府機關就是重點培訓人員
很多研究機關也都是以博士區隔等級

這些博士好/不好進入某些機構等級及薪資就比人家高
有些職位就是要博士生

教育要改革,可以請產業專家去授課…
這些專家有的可能只是專科,高中學歷,但卻有一堆領域技術及經驗可以教學
Pan.tc328 wrote:
教出那麼多博士,不就是要讓他們創造環境,改變環境嗎...(恕刪)


其實國外很多大學,裡面有能力創造,改變的,就休學去創造改變了
剩下的才一直念上去
會唸到博士,要嘛他想改變的可能真的很難
要嘛一直還沒找到想改或能改的
之前搞分散式運算時候 死了好幾個學長 學姊....

這些失敗的人都直接換老師

結果大學部的我們卻做出來了 個人能力不等於學歷 學力
大學部程度比碩士班好(好講話, 好操, 好便宜),
碩士班程度比博士班好(好講話, 好操, 好便宜)

老闆找一個整天吵架的人幹嘛

kaots wrote:
大學部程度比碩士班好,
碩士班程度比博士班好...(恕刪)
沒碰過博士畢業的同事, 但是國立畢業的碩士確實比大學畢業的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