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我覺得不管公司的規模與好壞,所屬的單位跟帶你的人才是重點。我也有面試過人,若是面試者要求的價碼太高或是我手邊的面試名單還沒run過一遍,那麼就會出現再複試的情況。
剛出社會的話,不管選哪個工作(特別是研發類別的),至少都要撐1~2年。不然下份工作面試時會容易被貼上抗壓性不足的情況。
再來是上班距離的部份,若是我的話,我會選擇近的。就算錢再多但若身體吃不消,那上下班時間發生意外的機率也會提高。再多的錢也擋不住一次的意外。
我曾認識一位業務,他被挖腳到另家公司之後,平均每二天就要從台北坐高鐵到竹科上班(當天來回,車票報公司帳), 但不到一年他就辭職了,理由就是身體吃不消,且家裡臨時有事他也忙著工作沒法處理…我也不知這二家哪家較操,只是提供這個案例給你做個參考。
另外工作了11年,我認為福利≠生活品質,時間與夠用的錢與健康跟良好的人際關係(包含職場間的同事互動)才能有好的生活品質。很多年青人認為科學園區的光環較亮,且有很多的休閒設備,感覺大公司就是福利好,但得先想想自己有沒有時間用的到這些設備吧。
另外你提到[看表現轉工程師],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年頭所學往往難以直接用於職場,所以不太可能讓沒經驗的新鮮人直接當工程師。若是一開始就讓你當工程師獨立接案,出了事可能不是你滾蛋就能解決,而是會賠上整家公司的聲譽呢!
基本上只要肯學習,會自動自發的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在公司裡找到自己的定位或卡住一個屬於你的機會,讓公司明白你不是來學習或打醬油,而是真的對公司的營收有貢獻,那麼公司有賺錢,升遷肯定少不了你。
另外這年頭做網通廠是蠻辛苦的,當年政府推WiMAX,一堆廠商投入,但最後卻是一家家收起來。最近是LTE抬頭,看來台灣是有點希望能搭上這班很晚發車的順風車。只是這波能撐多久還是未知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