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_0301 wrote:後悔的也可以, 負...(恕刪) 說實在的,從來還沒拿畢業證書給人看過。但是,如果沒有那4年的經歷,我敢肯定這一生決不會過得這麼精彩。好像無關是一般大學還是職技,重點是"是否浪費了光陰" 和 "自我的肯定"。
happywork wrote:好像無關是一般大學還是職技,重點是"是否浪費了光陰" 和 "自我的肯定"。 Bingo ! 自己的青春 自己負責.宅爸原本想導出 唸技職 or 大學 前那一刻的人生決策, 當你 16~18 歲的那一刻 .....客觀/主觀上 有無可以讓後進參考的地方.
宅爸拋磚引玉一下高中曾是宅爸最痛苦的時期之一盲從主流, 念了私立高中 普通科 (公立沒上) 硬著頭皮走大學之路數學不好,往往佔據唸其它科的時間,又拖累總分PR 排迴在 50~60 之間, 1980s 註定當一個重考生 後悔沒去唸五專, 趁高二暑假苦研數學, 終於領悟數學之道PR 回到 75, 有自信心了, 之後順利考上大學 (數學高標),對思維超有幫助同學中 沒過數學這關的粉多都重考了,繼續宅爸先前的痛苦之旅.對小孩教育 便有一套看法數學讀不出興趣,唸來痛苦 & PR 不到 70 => 讓她走技職路線教改門檻降低,大學遍地開花PR 不拘, 30~40 級分 (PR < 50) 輕鬆進了現在的大學, 你會沒有競爭力.不如往技職發展.
這麼說吧如果是好的大學(國立or私立前面的or能出國最好)讀的又不是太冷門的課系那大學就有必要的念如果是三流的科大~~算了吧浪費金錢和時間~~不如重考如果發現自己真的不是念書的料高中or高職畢業去幹學徒,學個真的有用的一技之長比三流科大強太多了還有看你以後想過怎樣的生活http://disp.cc/b/796-6R5r這篇文章,基本上我看過是寫最好的文了~~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這麼說吧如果是好的大學(國立or私立前面的or能出國最好)讀的又不是太冷門的課系,那大學就有必要的念 這段話不錯 !要檢定自己能力,要找對的人 一起競爭對的人在哪 ?PR > 70 的族群, 和他們一起拼拼看, 能贏 你有大學生的價值 & 潛力(雖然 PR < 70 也會有黑馬)這是何種檢定 ? 單位時間內 吸收/消化/理解 知識的能力.大家常講的 台/政/清/交/成 代表 PR 88 以上, 不難理解大企業粉愛 延伸解讀, 在 PR 40~50 以下的族群互相檢定,意義就弱了 => 自我安慰文憑所代表的競爭力 企業未必買單.明明大學工科畢業, 去大公司應徵 確只被認可是作業員,因為 PR 值不夠,文憑 只是一張 教改後的自我感覺良好證書, 值多少月薪 ? 難說.何時能跨出單一學校, 互相比較 ?國中資優班入學考 是人生第一次可以粗估 PR 值, 供父母們參考
我雖然不是五六年級生但也算走技職路線的, 國中畢業就跑去念五專了(文藻)原因無他...數學太爛了(基測才30幾分, 當時60滿分)最慘的是我那年的數學還號稱簡單我妹兩年後還跟我唱邱他寫我那年的考古題寫滿分...從國三起我就很有自知之明憑我這破數學去念高中就是自己找抽的事實上我的五專同學十個有九個半都是數學白癡, 當年的文藻只要專一念數學就好(現在變專一~專三)數學老師隨便教我們也隨便讀, 考試就把整本課本背下來就過關(文科生專業就是背了就多分...)二技聯招考一次分數可以用兩次申請, 不像大學學測指考要剝兩次皮我又是痛恨社團活動的宅女, 甄試連名都懶得報....反正我分數會上台科大, 雖然後來跑去讀政大了(插大)回歸主題, 如果念高中, 就算我砍掉重練一百次只要有理科拖後腿我就無法上國立大學所以說各位爸媽, 用我的例子想一想, 換一條路, 結果說不定會更好喔
姝姐兒 wrote:只要有理科拖後腿我就無法上國立大學 給妳一個 科舉制度 "數學" 是基礎, 但職場不一定要靠數學若志在大學 一定要找出數學之道, 不然小孩子讀書非常痛苦,可能誤其一生甚至被鼓動去 路過捷運,警察局 ...... 何其不幸 ! 還不如 專攻技職, 一技在手.
ai_0301 wrote:版上經驗人士不少....(恕刪) 如果你的小孩是讀書的的料, 當然要唸.如果你的小孩不是讀書的料, 但你錢太多, 也可以唸.如果你的小孩不是讀書的料, 你也沒什麼錢, 那早點去學一技之長吧.這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大多數人都屬於第三種, 偏偏他們的父母卻都以為他們是第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