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迷思

聯考年代,台灣的大學錄取率30%左右,有國立也有私立~

現在的年代,台灣的國立大學錄取率30%左右,其餘70%是私立~

所以,現在的國立大學生才算是大學生,私立的大學生算是以前的高中(職)生~

現在的國立大學理工和商業科系,算是國立大學生;國立大學文科系算是以前的私立大學生。

無論哪個年代,人才的比率大約都是30%以下。私立大學的文憑,只能用"通貨膨脹"來形容,不保值。
2014-04-23 17: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學生 迷思
你認為現在公立大學學生 素質就會比 私立大學好嗎 ?
公立大學不求上進的學生一樣不少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就工蜂理論阿
同年齡層的
前面25%很認真努力程度好
25%普通努力程度普通
剩下50%混的混程度不怎樣

其實根本不需要侷限大學生這個名詞
一點意義都沒有
我個人認為台灣應該把更多專科大學化
講難聽一點台灣人本身就瞧不起專科
專科出生的就是飽受歧視薪資普遍就是低
反正所有專科學科全部都是大學生了
全部都是台灣人最重視的"讀書人"了
搞不好還會比較尊重專業些
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大學生數量逐年減少。。
但教育部的經費,卻是逐年提高,
也就是說。。每名大學生享有的教育資源,是二十年前的N倍~~~

但。。大學生的質量。。卻不如以往。。。。

換經濟角度而言。。。

以私校大學生而言,一名大學生一年至少要花十萬,,
四年保守估50萬,

但,,沒讀大學生的人,一年可以賺24萬(以月薪2W計)
四年保守估100萬!!

然後,,四年後,,沒讀大學的,還有4年工作經驗,
大學生就是白紙!!!然後多半走非本科系的工作~
像是保險、店員等低門檻工作,,,

以消費指數而言,沒讀大學的,,多了四年的消費所得在市場!
而大學生,不但要佔用到家戶所得,還要繳錢坑的學費!!
少了四年的個人所得花費。。

所以。。。當初在教改時,,怎都沒想到,,大學變多,
會拖延了年輕人開始接觸消費市場的時間阿。。。。

大錯特錯
北醫 長庚 中國醫藥 中山醫 高醫 慈濟是私立大學
嘉南 大仁 是私立的科技大學

這些學校的有些科系 分數比國立大學還要高
北醫 長庚 醫學系 有的可以上台大理工組了

國立私立迷思 更沒意義
有實力才是真的

空空104 wrote:
所以,現在的國立大學生才算是大學生,私立的大學生算是以前的高中(職)生~...(恕刪)


~

若然,則國立大學畢業生起薪應該通通高過於私立大學畢業生起薪~

現實生活中,有嗎?


是不是大學生,說穿了只是個最初階的門檻~

重點是會的技能是不是符合業界的需求~


是大學生,然後會的通通是業界不需要的,這樣起薪會高嗎?~
現實生活中 面試機會大不相同 還是會造成你說的現象

Shuuta wrote:
若然,則國立大學畢業生起薪應該通通高過於私立大學畢業生起薪~

現實生活中,有嗎?
應該這麼說:國立學費比私立低很多,只要畢業後薪水跟私立相同或更高,就是優秀..如果私立大學畢業後,薪水比國立高很多,只是打平,因為學費還沒回收..

robin0222 wrote:
現實生活中 面試機會大不相同 還是會造成你說的現象


不可否認的~

同科系,國立大學生一般起薪會優於私立大學生~

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

不是所有的國立大學生的起薪都會優於私立大學生~
應該這麼說:買汽車的時候,會跟機車比價格嗎?買機車的時候,會跟腳踏車比價格嗎?台積電找理工人才,會考慮台大哲學系畢業的大學生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