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年輕人當法官會不會缺少社會經驗呢

看了一篇洪仲秋的新聞內容提到
<洪案中籤的受命法官丁俞尹,30歲,未來負責撰寫判決書;陪席法官許菁樺31歲,只有2年資歷;唯一的男法官鄭吉雄,42歲,是最年輕的審判長。>
大家對於判決都無法接受我也覺得怎麼那麼判那麼輕
當我看到法官年紀那麼年輕想想應該是很會讀書考上的
但年輕法官對於軍中文化內幕真的了解嗎???
缺乏社會經驗的年輕法官真的適合當法官嗎???
聽說錄取的司法官平均年齡只有26歲


2014-03-09 15:25 發佈
法官這職位上面不是還有主管...俗稱的黑手

前一陣子不是爆很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官場尤是

有錢判生.......
還是要看人
在外面待久了心不正不見得好
有的死讀書只依法條字句見解
有的年輕才能保有正義感

有社會經驗是兩面刀
===如果看到我在賣東西,那就是帳號被盜了。===
年輕法官所作的判決若符合鄉民的期待
則該法官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充滿正義感

如果
年輕法官所作的判決不符合鄉民的期待
則該法官就是年少不懂事
缺少社會經驗
SHIT HAPPENS!!

milo2314 wrote:
年輕法官所作的判決若...(恕刪)

這件事很難依照鄉民的意思來判....
因為「凌虐」與「凌虐致死」構成要件是有差別:
洪姓士官遭受的訓練,一般人並不會致死,但是他卻死了...
而送他進去的一干人等,主刑在背離行政程序與輕忽失察,並非一開始就是要弄死他;
或者是明知此行為會導致死亡或重大傷害...
很遺憾,這是一連串錯誤造成的極端傷害,也並非是某法醫說的那樣「某某法醫翻供,
所以這樣判....」
雖然刑事上應該就這樣了,但是洪姓士官因公務員可見之疏失導致死亡,國賠應該是
比較肯定。
我覺得年輕法官不是缺少社會經驗是缺少人脈,簡單來說:後台不夠硬
後台夠硬...亂判死刑來符合社會期待也不用怕。

現實就是這樣,當好處發生在別人身上就說是圖利,當降臨在自己身上就是便民,
當法官直接以最高刑期時也要站的住腳,被告拿出其他法官判案刑期或是一套說詞,
法官也不能忽視。


上對長官,下對民眾,從中取得平衡點,
看來只有陪審團制度會合乎鄉民的意見.

但只怕變成暴民審判.媒體治國.
我一直認為大陸法系(如德、法、日、台灣等)的法官系統是很糟糕、很不切實際的。年輕人剛畢業就進入法官體系,經驗、歷練、威望、眼光都不足,怎麼有能力當法官。

英美法系的法官一般是從有幾十年經驗的訴訟律師裡面挑選,人家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訴訟律師在玩什麼把戲看一眼就知道。而且因為已經小有名望,更小心羽毛。
台灣的法官
會考試就好
會考試不等於會做事
高學歷也不是品質與道德的保證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法官是就證據作判決

判決書的每一句話都要有憑有據

今天即使法官心裡覺得被告人有罪,

也還是必需就客觀證據判決,

否則就與法官最跟本的原則「無罪推定」相違背

如果要以民意為準 法治意義何在?

更何況決大多數民眾根本沒看過判決書

連討論的資格都沒有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