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文章,勸人要接受低薪,累積經歷,累積實力..有印象的:
1.律師無薪;
2.房地產大亨;
3.博士拿出建中學歷,去待18K KEY IN 員...
太多了
律師無薪,在我看來有一點悲哀,為了經驗,就要犧牲這麼多,老闆免費賺到勞力,就因為他有錢開律師樓??
第2篇,1天1元薪水,甚至之前無薪洗鍋子3個月..我看不用1星期就會餓死,還可以撐到無薪3個月,1元薪6個月,9個月以後穿西裝去面試??
第3篇,因為他待在老闆身邊,所以老闆看到了他..最後變成高層...我只有一個疑問,明明是博士,為什麼拿高中學歷去工作??萬一老闆沒看到他,他就要跳槽?還是18K要領多久??
不管主角是什麼背景,就是要勞工接受低薪...
試問為什麼這些媒體不出一些文章請資方/老闆/主管拿出良心,不要給薪這麼低??
因為雇主有政府撐腰??
替雇主想很多,22K不就是當年金融風暴,天兵政府發明的產物??
副總統說,發明無薪假的人可以得諾貝爾獎..
對於薪資低迷,一堆上班族薪水不到5萬,更多的人不到3萬...800萬勞工,平均薪水才4萬多...
卻屨出這種叫人接受壓搾的低薪,卻沒有媒體對苛薄的雇主寫幾篇文章??
愚民乃權術之一環,台灣其實正面臨這樣的轉型期,南韓跟日本已經是成熟體可供借鏡。
當一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才都一窩蜂只為求進入最大的企業賣命,而少有人願意投入冒險創新的領域,則大企業永遠掌握市場上最佳資源與位置,新進入者少、潛在威脅低,多好的環境壓。
然後漸漸地世襲制度形成,教育資源被掌握,產業資源被限制,媒體話語權被寡占。努力有才能者不再是成功的保證,世代循環形成。而我們的教育、媒體、產業、政府政策都在這個方向上摻了一腳。慶幸的是台灣中小企業多,創業做小生意風氣仍盛,大企業一時仍無法像日韓一樣一手遮天呼風喚雨,正處在十字路口的台灣產業會往哪裡走?我認為關鍵在現在四十歲以下的這個世代。kindkill wrote:
最近看到不少文章,勸...(恕刪)
1.你可以去找一下"實習教師"
師培法修正前後實習之比較
2.那一篇是講,有能力的人,每一段時間就能往上跳一級,就算老闆不加薪,也得設法跳到更好的階層
3.沒看到不予置評
2013-12-25
22K的騙局
2013-12-26
加工就加錢嗎??
2013-12-27
失業時,傷害你最深的是你的家人嗎??
2013-12-31
為什麼媒體屨出叫勞工接受低薪工作的文章??
2014-01-01
最近有點不順喔!從去年說到今年,佩服佩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