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update
看到這麼多人的回應
都讓我欣慰不已
至少有反應
各位大大的回覆
小弟都尊重
但我絕對沒有要說服誰接受
只是單純的分享自己的一點心得
既然是心得
就是因人而異
在下也不同意去複製他人的人生
即便那是多麼的成功
倘若要我走一次王永慶或賈伯斯的人生
那豈不是太無趣了麼

最後小弟也私心的期待能有各行各業四五年級的前輩們
能分享在台灣勞工界的大小事
這些種種藉著01記錄下來
期待日後能作為革新的火苗

==============================================
看到版上的一些人對於未來的不確定
小弟是六年級中段班
想要分享一些心得
求職
在下是私立大學碩士畢業
當初也是在投了不少履歷表
最後找到一家兩兆雙星的公司任職
最後淪為被大家嘲笑的產業
這就好像填大學志願一樣
有就去讀了
但是一呆就是十一年
當中經過高低潮
高時年薪可以到兩百萬
低時不到一百萬
但是人生並不只是用錢來衡量的
這是我最後的心得
人際關係
看到最多的
都是初出社會的新鮮人最常問到的問題
其實
不要想太多,是我能給予大家的建議
一旦把週圍的人對你的的作為動機化
會減損工作的動力
這對你並不會有正面的助力,請注意,是助力
初入工作時,助力可以是學習的推動
這個推動讓我忘了一切
只想著怎麼樣讓自己多學習
任何一切我都當作多學一點
即便是聖誕節,跨年,農曆過年,
我都願意自願值班
只是因為可以多學一點
因此,我累積了比同期稍微多一點點的經驗
也累積了上中下層對我的credit
credit,這是很難獲取的無形財富
一旦累積
就會成為在這間公司的不可撼動型像
其它
我也曾離開這間公司
到其它領域努力
但那和我想像的差異太大
不能讓我再更上層樓
我指的的能力與心態上
所以我又再回到我效命了十一年的地方
發這個文章
是希望我們的下一個十年的年輕人們
你們有比我更大的優勢去發揮
但是不要一開始就去想利害關係
這麼作
只會讓你們一開始就失去你們的優勢
因為你們面對的
不是不願意付出的一代
而是害怕你們只想著算計而不願付出太多的老一代而以
我只是個希望能一直進步
五十歲必需要交棒給下一代的中生代
希望這篇能幫助二十歲的年輕人
不要失去希望
不要太會算計自己得到什麼,輸掉什麼
這樣台灣人才能有更大的氣度
如果大陸年輕一代是狼
那麼我們為何不能是獅子呢
狼和獅子畢意是不同的領域
年輕人們
可以當獅子
為什麼要作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