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待過外商的,好像都會說著:「我以前在外商,薪水多好多好……」
好像就有這樣的錯覺產生,外商好像真的待遇比較好?
是因為本土企業太會凹員工?還是外商工作的壓力也較大?
因為我沒待過外商,我不是很清楚
只是昨天我稍微view一下人力銀行的外商職缺專區,看起來職缺很多,但似乎要有幾項先決條件:
1.英文或外文能力要好(外商嘛!職缺都是寫英文的,我是看得懂啦!)
2.工作年資最少3年,多的到10年的都有
3.可能會被派駐國外、外縣市或是簽短約
4.外商的業務缺很多,門檻很低
就挑戰性來看,感覺外商真的還不錯,不過薪資待遇都是面議居多
我也不知道實際談到的會是多少?
其實自己就很多方向來思考啦!稍微參考一下人力銀行目前的職缺與行情這樣
感覺大多數的外商都是大公司,洗履歷好像還不錯?或是轉換跑道讓自己的薪資更高?
只是還有朋友說他之前在外商工作的壓力很大,一天到晚胃痛之類的
也有另一位朋友開玩笑的說:「外商?麥當勞也是外商啊!XD」
經這位朋友一講,我有一種靈台頓時清明的感覺@_@
好像根本不需要有外商迷思吧?在現在這麼差的時機,好好觀察才是必要的,亂轉換真的未必會是好事
想當初,在台商的日子,沒調薪、隔週休、沒加班費又不能準時下班,下班時間一到,
就出去晃晃或坐在電腦前裝忙上網,六點出去吃個飯,回來又東摸西摸,稍微看看書,
準備打七點或八點的卡,真是在浪費生命。
現在在外商六點一到準時打卡下班,週休二日、政府公告星期六的補上班日,我們都不用補上班。
公司會計小姐兼打雜,月薪也是有4XK,這職務在台商差不多23K~28K,好一點的頂多3XK而已。
然後常常有外國工程師或主管來台灣出差,所以常常有去高級餐廳聚餐的機會,也能品嘗他們從外國帶來
的小點心。另外也能體會他們對員工的重視。
當然有趣的還不只這些。
且因為在外商,所以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外商,我才了解原來在台北市的外商有那麼多,
會英日語的技術工程師,更是比我所想的還多,我才知道原來我是井底之蛙。
外商工作,真的比較好嗎?我覺得有比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