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出社會快16年了,看到台灣人有個奇怪的現象。
一方面認為軟體不重要賺不了錢,一方面又不敢放棄軟體研發拿著大把鈔票購買國外軟體和服務、付上架費用和金鑰費用的矛盾。真的讓我不太能理解。您們知道原因嗎?
我認為就是自己的技術不如人,只想哈拉玩樂,不喜歡實作思考所造成的。小弟一直以來都認為軟體和創意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把程式語言學專一點,去賺西方人的錢。
您們看到google、apple、microsoft等西方軟體科技愈來愈好用,愈來愈有智慧,難道不擔心嗎?未來所有的資源服務(人才、技術、隱私、財富...)都會有磁吸效應,會不斷集中在這些大廠手中。我們的子孫只能做些次等工作,一些比較有智慧比較上層的還是在她們手上。
現在台灣還是有機會,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好好發展更有智慧的資訊軟體和服務。外國人很怕看中文的,希望我們可以和中國聯手,打造更多以中文為主的軟體平台、交易平台、app上架平台、創新平台...等等。寫程式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解決人類生活所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一直幫這些西方大企業改Bugs、激發他們的創新、增加他們的收入等。
希望10年後,外國人每個人都要好好學中文,來我們這裡交易,加油。
-------
這世間的是非紛擾,表面上雖是這樣那樣,實際上卻是很難去分析預料的。小弟我很高興有人指正我的錯誤。
春秋戰國學說百家爭鳴的結果,雖然知名的就那儒道墨法,但若無百家爭鳴,怎成就我們學術思想文化盛極一時的當時? 印度當時如果沒有佛教思想盛極一時,又怎會在2,3000年後造就現在成為三大宗教之一。雖然很多事情發展了,也泡沫了。但泡沫背後也會有些可取的成果。就像您說曾經失敗,但是不怕失敗卻可能是下次成功的母親。
其實大家一窩蜂的競爭真的很累人,每天寫程式,久坐久思,跟電腦為伍,不僅非常傷害身體,也是非常枯燥乏味。有時我也覺得很累,尤其快40歲了,比起以前20多歲更累。所以現在台灣人都在想怎麼靠房地產致富、怎麼代理別人做好的產品、怎麼玩外匯,以錢滾錢,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不正向,正向思考應該是要時時刻刻恢復當時做這件事時的快樂與成就感。正向思維應該是想現今社會有甚麼問題需要被解決,我們有甚麼知識和技能能夠協助解決,正向思考應該是要替我們的子孫打造一條活路。
我看到台灣人其實有高度創造力,有高度思惟變通能力,所以才更應該鼓勵台灣人百家爭鳴發展軟體發展創意。一起重拾當時創造的快樂與成就感,一起捲起袖子老老實實的投入,十年鑄一劍,不是半年就想獲利。即使可能失敗,但都失敗得很開心。10年過後,我想台灣就會有三家、四家甚至五家世界級的軟體企業冒出頭。
現在,台灣人對自己愈來愈沒自信了,只想做表面功夫騙騙人,只想大聲啷啷、東家長西家短來掩蓋自己的工作的不認真與專業知識的不足。只想在那爭功諉過和做些短視近利之事。雖都是人性,這的確是比較不好的。
結論就是,其實做任何事都應該覺得很快樂才是。不是說我自己從事寫程式的工作才說他重要,而是對台灣人來說,軟體真的有很大的市場,這市場不只在台灣這個小地方放光,它放的是全球性耀眼的光芒,光明在人類世界中是永恆無止盡的。
mhjuang wrote:
MIS通常是不太喜歡或是不太會寫軟體的人才會去的~~
圖的是個穩定!!
是的~我同學一畢業就到某傳產當MIS,後來覺得還是喜歡寫軟體,而且年輕還可以拼一下
就找了個可以寫軟體的公司。
當年畢業後,全部七八十個資工系同學,只有不到十個真的投入軟體開發。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當時還有股票分紅可以期待,所以上班時間長短根本沒什麼人在意,沒有加班費也甘之如飴
我自己就加過一個月兩百小時的班。

可是..分紅費用化之後,要這樣做,時薪還不如便利商店,這是真的。

MahaHino wrote:
一方面認為軟體不重要賺不了錢
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智慧財產要有智慧的人,才看得出來,台灣老闆有智慧嗎?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MahaHino wrote:
小弟出社會快16年了...(恕刪)
您可以想像得到說:外國人在寫程式語言時,幾乎是用很口語化的方式在寫程式。
尤其有些應用程式軟體語言越改越像一般口語化的開發環境。
他們幾乎是把寫程式這件事當作類似一般打字工作。寫起程式當然容易事半功倍。
(更不用說:當初鍵盤的設計就是遵循英文打字機的架構作的!)
所以人家很容易上手寫程式,只是要不要?想不想寫程式而已。
所以人家老闆才會想花多一點錢雇用寫程式的人,
但對我們一些想寫程式的東方語系國家的工程師來說,學程式語言與寫程式語言多多少少
都有一點障礙...相對來說:就覺得寫程式就會比較會事倍功半...感覺寫程式就比較像賣肝一樣!
如果寫程式也可以用"中文語法"來寫,我想對許多想寫程式的東方語系國家來說會更貼近一點。
--- 這是個人觀察後的一個小小見解。大家可以盡量噹我沒關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