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標題用驚嘆號,太過主觀,但是我想用這樣來強化這樣的事實,身為上班族
的職場規劃應該重視...
我於今年年初農曆年後就離開新竹竹科一家不錯的公司,當時的職稱是"副理"
說實話也才剛升上1~2年,我的原來公司,厲害的人實在太多,加上我也是從工
程師慢慢的升上來,我突然頓悟,我在這公司,除非有特別際遇,不然做到退休
頂多是經理,雖然說這家公司的副理比台北傳產的總經理薪水還高...
剛畢業時,我也是覺得薪水才是一切,職稱頭銜一點都不重要,但是隨著年紀
漸大(六年級中後)慢慢覺得職稱真的很重要阿,也許我比較虛榮吧?前幾年心中
就埋下這樣的心願的引爆點就是,拿到一些學長的名片,上面的頭銜是Vice President(副總裁)
當時看到這樣的名片,真的很羨慕,其實現在還是蠻羨慕的,那時就在思考
我在目前的公司,我能當到VP嗎?我想絕對不可能,我的前公司大概應該海內外人數
超過6000人...後來就立馬辭職...
後來辭職後,曾經在台北上海面試幾次,薪水不用說都比原來公司低,但是我覺得
一點都沒關係,重點我都放在職稱的滿意度上面,所以我養很非常會談判,我想測試
目前我給對方的感覺,能談到怎樣的職位,當然我找的公司,幾乎人數都是超過500人的公司
不是1~5個人的小公司
測試的結果,真的口才或者說唬爛真的會越磨越利,一開始有的外商甚至只給我資深工程師職稱
台北有一家科技公司,目前還在虧損中,給我到最好的職位,就是研發處副處長,不過這也是談出來的
但薪水遠低於,我原來公司副理的年薪(我相信很多剛畢業年輕人絕對不會下這一步棋)
結論來了,職稱還是非常重要,尤其在對岸工作,對岸人普遍比台灣人更愛面子,我因為拿過台灣
一家科技公司副處長的職稱,馬上就有獵人頭,找我去上海談工作,果然這次一談直接在那家公司
掛了總監 (Director) 那家公司人數超過1500人... 薪水當然也符合職位
總之上面所說的 就是布局...
當然後來我自己創業了,甚麼公司都沒去,我自己的公司想掛多大就多大,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是一些之前經驗跟大家分享

X